我市提升服務企業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綜述
摘要: 為有源頭活水來 記者 黃育南 通訊員 楊 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產興城、以產富民、產城融合,全面實施產業強市行動,持續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
為有源頭活水來
記者 黃育南 通訊員 楊 明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產興城、以產富民、產城融合,全面實施產業強市行動,持續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產業發達之城。2018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86.64億元,增長8.7%,居全省第四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49.56億元,同比增長8.4%,高于全省0.7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月份、6月份連續位居全省第一,取得了近年來工業發展的最好成績。
突出政策引領 規劃產業強市路線圖
十九大以來,我市把提升服務企業水平、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產業強市的重要抓手,堅持政策先行,為各項工作落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以支持企業做優做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為目標,相繼出臺“產業強市1+5系列文件”等推進產業轉型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做大做強產業、拉長拉粗產業鏈條、促進經濟加快發展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按照企業發展實際,找準服務企業工作“痛點”,涉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放管服”改革事中事后監管、行政審批容缺服務等方面,企業從簽約落地到投產達效可享受優厚的制度“紅利”。
破解政企信息不對稱難題,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精選稅務、金融、科技、質監、人社、財政、工信等部門惠企政策編制成冊,組織業務骨干深入各縣區開展政策宣講,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編發了《駐馬店市扶持服務企業發展資料匯編》,集中宣傳產業強市“1+5”、一次辦妥“1+9”等十大類涉企惠企政策。通過企業服務微信群、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渠道,逐步實現涉企政策掌上查詢,接受在線咨詢和問題反映。
完善服務機制 找準服務企業切入點
市委、市政府把完善服務機制作為切入點,搭建企業聯系政府的橋梁和紐帶。
建立“千名干部幫千企”機制。及時調整市級領導干部聯系點,每人至少分包1個重點工業企業,每月帶領有關部門及縣區負責人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分析市場前景,指導企業轉型升級,助力企業做大做強。縣區黨委、政府參照市里做法,建立常態服務機制,以產業轉型發展攻堅為主線,以推進綠色化、智能化和技術改造為重點,重點幫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企一策,暢通問題受理渠道,協調推進解決問題,為企業提供常態化高效服務。
完善首席服務員工作機制。市領導分包的重點工業企業,安排市直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企業首席服務員;縣區領導分包的重點工業企業,安排縣區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首席服務員;縣區其他規模以上企業首席服務員由各縣區選派。首席服務員直接為企業發展服務,是政府聯系企業的主關口,是惠企政策的宣傳員、破解難題的協調員、企業情況的調研員、發展環境的監督員。
從3月15日起,每月15日在全市開展一次企業服務日活動。市、縣區主要領導帶頭開展服務企業工作,主動到有關企業走訪調研,指導督促協調有關部門解決問題。印發了《關于開展企業服務日活動專項督導工作的通知》,將督導縣區任務進行分解,每月安排10個市直部門,明確分管領導1人、科級干部1至2人,組成督導組赴各縣區開展企業服務日督導檢查工作,并將檢查情況反饋到市服務企業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通過督導,提高了各縣區企業服務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落實各項服務企業任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暢通溝通渠道 構建政企聯絡直通車
暢通溝通渠道,加強企業與政府的互動交流,建立企業與政府對話的“綠色通道”。
建立了市長、副市長和市政府督查室、金融辦、工信、科技、商務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及全市重點一、二、三產業企業家在內的政企溝通微信群,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問題可以直接反映給市長,市長在第一時間對問題作出指示和交辦,有效推動了企業難題的解決。通過企業服務郵箱、企業服務熱線和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渠道,24小時收集企業反映問題,收集到的一般問題由市服務企業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辦理,極大提高了企業問題的辦結率。
加強隊伍建設 搭建學習交流大課堂
市委、市政府本著“企業需要什么、企業家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的原則,根據宏觀經濟走勢,結合我市發展實際,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精選授課內容,為企業家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
請進來。每月舉辦一期產業強市大講堂,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企業家答疑解惑。走出去。每季度舉辦一屆研修研討班,由政府出資,邀請全市重點企業負責人,前往清華大學等師資雄厚的學府、研究機構進修。目前,近300名企業家完成了培訓。通過搭建學習平臺,開闊了企業家的視野,提升了企業家的創新能力和水平,豐富了企業家的知識儲備,有效緩解了企業家不會干、不能干的問題,為打造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促進企業在新形勢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開放、創新、共享的前沿大課堂。
優化政務服務 打造便捷高效新窗口
我市按照“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全力打造了“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辦妥”的政務服務體系。
通過強化行政改革,理順體制機制,提升服務效能,打造協同高效、便民利企的一次辦妥政務服務品牌。出臺政策,整合資源,將行政服務大廳作為便民服務主陣地,全面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目前,已先后公布了兩批336項一次辦妥清單,企業高頻辦理事項已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7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壓縮至10天、工程建設類項目壓縮至60天,實現稅務、房管、不動產部門統一入駐新的不動產登記大廳。
赴外開設服務窗口。為了方便招商引資企業,在鄭州市成立了駐馬店市行政服務中心駐鄭州服務企業辦公室,市商務、工商、稅務部門派員受理企業注冊登記、商務外資備案、財稅辦理等相關業務,實行一次性收集資料、一站式辦理證件、一條龍跟蹤服務,招商引資企業可以不到駐馬店就能完成注冊、登記等事項,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
推行“365服務”模式。對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企業員工辦理醫保社保、公安戶籍和出入境等事項,推行節假日輪班服務模式,最大限度解決審批效率慢、企業辦事難的問題,實現營商環境大優化、服務效能大提升,用真誠服務吸引更多客商來我市投資興業。
多措并舉 助推企業輕裝快發展
我市6月份開展了以減輕企業負擔為主題的企業服務日活動,印發了《駐馬店市減輕企業負擔十條措施》,就清理規范涉企事項、加快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創新、加強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收費監督指導、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企業用地成本、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建立查處問責機制、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等10個方面制定了具體的措施。
4月27日,我市舉辦了2018年首屆政金企對接洽談會,域內外金融機構與企業和項目融資主體進行了全面對接及深入溝通,共對接項目40個、金額452.62億元,其中現場簽約項目20個、簽約金額4.43億元。6月15日,舉辦了駐馬店市企業投融資對接洽談會,為下一步加強合作、共同發展奠定了基礎。金企對接活動將成為常態化、制度化,為更多企業排憂解難。
結合“千名干部幫千企”服務活動,我市對各項目進行責任分解,明確工作任務、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協調解決重點工業項目推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成立督導服務組,分赴各縣區對重點項目進行摸底走訪,了解項目進展情況,掌握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大力推進項目問題解決,并要求各縣區對計劃開工項目加大協調力度,落實開工條件,確保盡快開工建設;對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完成投資計劃;對計劃竣工項目倒排工期,加快進度,確保盡快竣工投產,使項目盡快發揮效益,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市還通過報紙、微信群、網站宣傳了各類涉企優惠政策,營造了良好的服務企業輿論氛圍。
通過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打好產業強市“組合拳”,不斷激發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熱情,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造力,提供了全方位、寬領域、高質量的服務,使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輕裝上陣、在優良的發展環境下快速成長,為實現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