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生的大愛人生
——記“中國好人”上榜人物、確山縣志愿者協會會長張大生
摘要:記者 張新義近日,由張大生組織的愛心志愿者,前往確山縣新安店鎮段莊村,為該村60多戶貧困戶捐贈了價值1.5萬余元的“扶貧雞苗”。像這樣無私捐助的好事善事,張
記者 張新義
近日,由張大生組織的愛心志愿者,前往確山縣新安店鎮段莊村,為該村60多戶貧困戶捐贈了價值1.5萬余元的“扶貧雞苗”。像這樣無私捐助的好事善事,張大生已堅持做了20多年。
20多年來,“中國好人”上榜人物、“駐馬店好人”、確山縣志愿者協會會長、確山縣三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張大生始終秉持這樣的人生信條:“如果我的幫助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我也就滿足了。”
帶領麥客闖神州
樹立河南好口碑
1988年退伍返鄉的張大生,有著騎單車走遍全中國的經歷。騎車旅行期間,他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遇到危難時,有人給他買飯,有人替他療傷。好心人的幫助,讓他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好好回報社會、幫助他人。
2000年,靠創辦農機配件商店有了點積蓄的張大生,開始組建跨區收割機隊,喊出了“想發財跟我來”的口號,讓周邊的貧困農民找到掙錢的門路。他幫助那些買不起收割機的人買了機器,并承諾如果掙不到錢,就不要購買機器的錢了。第一年,張大生發展30多名隊員,這些人跟著他掙到了錢,日子富了起來。
張大生的跨區作業隊講信譽、重質量,而且給貧困戶收割麥子價格優惠甚至免費。
2005年,內黃縣農機局局長親自上門求援。因為,內黃縣地處黃河故道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特別是麥田里間種有棗樹,影響機車作業,很多麥客都不愿前往。張大生想盡辦法說服隊員,率領220臺機車駛向內黃縣。8天時間,他們為內黃縣收割小麥100多萬畝。當他們離開時,內黃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緊緊握住張大生的手激動地說:“感謝確山的麥客,為我們全縣的三夏生產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如今,張大生的跨區作業隊已有200多臺收割機。每年麥收開始,他和隊友由南向北收割,最遠時到達黑龍江省。良好的信譽贏得了兄弟省、市、區人們的廣泛贊譽,樹立了河南人誠實守信、友愛至善的良好形象。
2008年初夏,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確山縣調研夏收生產期間,曾專程到張大生的農機合作社看望他和隊友,并給予高度贊賞。
無私無求坦蕩心
有情有義熱血男
多年來,張大生堅持義務做好事,在確山縣已家喻戶曉。雖然如今已創業有成,張大生依然保持著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
“大生直言快語,誰有了困難,只要張口,他都會相助。”認識他的人這么說。
“沒有人找我,我就不踏實。”張大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張大生做過的好事誰都不知道有多少。
2002年,三里河街道辦事處后樓村的景中文買收割機,張大生慷慨資助2萬元。2005年,景中文遭遇車禍,造成重度腦震蕩,在醫院昏迷2個多月,家中積蓄全部花光,賣掉了收割機。張大生四處為景中文找專家,幫助景中文的家人緩解心理壓力,并拿出1萬元墊付醫藥費。2009年,他又借款5萬元幫助景中文購買玉米聯合收割機,讓景中文的家庭重新點亮希望之燈。
2003年6月,當張大生得知三里河街道辦事處南泉村楊莊組老人張俠家里蓋房子水泥不夠時,立即購買15噸水泥送到其家中,并自己花5000元錢請人施工,讓老人住進寬敞明亮的房子。
2004年春天,普會寺鎮臺子坡村的一位戰友無意中向他說起自己所住的村莊地勢較高、吃水困難。張大生出資2萬元為該村打了一口井,并安裝了無塔供水,解決了全村人的吃水問題。
每年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他都會到盤龍、三里河、新安店等鄉鎮(街道)敬老院,為老人們送去米、面、油、月餅等物品,給那些孤寡老人帶去關愛和期盼。
每年,他都為縣一初中、縣二初中各出資1萬元設立獎學金,獎勵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
每年的八一建軍節,他都會以一個退伍老兵的身份,向駐地消防大隊送去西瓜、礦泉水慰問子弟兵。
他自費為所住的小區安裝路燈和監控設備,修路、硬化路面1600平方米。
他曾為瓦崗鎮劉老莊小學捐贈書包100多個、棉被7床、健身器械3套,價值1萬多元。
2016年,為積極響應全縣脫貧攻堅號召,張大生多次走村串戶、訪貧問苦,為新安店鎮68戶貧困戶購買雞苗和養雞設施,組織收割機免費為貧困戶收割小麥、玉米,幫助10多戶貧困戶購買收割機加入自己的合作社。
2016年,他個人出資10萬元支持新安店鎮段莊村美麗鄉村建設,幫助該村修建了健身廣場并配備了健身器械、燈光音響等設施。
2017年春節前,他購買了1萬多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看望慰問30多戶困難下崗職工。
2017年5月,駐馬店市組織開展“天中最美母親”表彰活動,他出資2.3萬元,購買10臺洗衣機送到“最美母親”手中。
2017年9月,他出資2萬多元,資助縣里35名考入二本以上的貧困家庭學生。
2015年至今,張大生堅持幫助看望縣里的抗戰老兵,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為6戶老兵家分別打了水井,并購買了無塔供水器、抽水機、管道等供水設備。
誠實守信淡名利
急難險重沖在前
張大生在縣城經營一家酒店。多年來,他遵循“寧可酒店吃虧,不讓客人吃虧”的道德準則,樹立起誠信守法、質量至上的酒店形象。“父母能吃的東西才能上桌”這是張大生對酒店飯菜質量的要求標準。
2010年,張大生組織成立了確山冬泳協會。多年來,他開的酒店也成了全國各地冬泳愛好者和騎友免費食宿的“快樂大本營”,也是很多天南海北流浪落難者的“救助站”。
2014年,一個家住吉林通化的大學生從廣州騎行返回家中途經確山縣。張大生看到那個孩子騎著車從自己的飯店門前經過,就上去和他攀談。之后,他把這名身無分文的大學生安排在自己的酒店歇歇腳,并給他做了很多好吃的,臨走時還給他帶上干糧。
張大生組建的確山冬泳協會自成立起,就開展義務救援活動,成立了“蛟龍”義務救援隊,組織開展救生培訓,參與救援活動,打撈溺水者遺體。附近十里八村,哪里出現險情他們就出現在哪里,只要一個電話他們就立刻趕到現場。
張大生常說:“危險的事情、受累的事情,總要有人去做,別人不做我就來做。我不但要自己做,還要組織志同道合的人跟我一起做。只要我還能動,‘蛟龍’救援隊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搶險救災現場。”
一刀一鐮揮灑勤勞本色,一厘一毫譜寫大愛人生。多年來,張大生堅持把奉獻愛心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用大愛譜寫平凡而精彩的人生;多年來,張大生先后被中國文明網評為“中國好人”“駐馬店好人”、駐馬店市道德模范、確山縣道德模范,并擔任確山縣志愿者協會會長。
如今,好人張大生依舊行走在播灑愛心的人生路上,并且會堅定地走下去,留下鏗鏘的足音和閃光的足跡。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