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公斤“太歲”驚現汝南
摘要:□見習記者 鄧丹華 文/圖本報訊 5月23日,汝南縣城北關大付莊村村民胡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稱她和家人撿到一個100多公斤、類似菌類的物體,懷疑是傳說中的“太歲&rdqu
□見習記者 鄧丹華 文/圖
本報訊 5月23日,汝南縣城北關大付莊村村民胡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稱她和家人撿到一個100多公斤、類似菌類的物體,懷疑是傳說中的“太歲”肉靈芝,希望媒體幫忙找人進行鑒定。
當日下午3時許,記者驅車來到胡女士家中,見到了被胡女士放在缸內和塑料大盆內的大塊類似菌類的物體。
記者看到,該菌類呈灰黑色,透明,似膠狀物。用手摸,滑滑的、軟軟的。用刀切開,從切口往里看,里面呈現半透明的肉色,看起來和牛皮筋有點兒相似。
據胡女士介紹,5月9日下午6時許,她和丈夫張先生吃罷晚飯到天中山廣場散步。當他們走到天中山廣場北面的鵝鴨池旁邊時,被施工挖出的“泥塊”拌了一下。張先生低頭一看,發現腳下是一堆黑乎乎的東西。張先生用腳踩了一下,感覺軟軟的。
被泡在缸內的“太歲”。
這個“泥塊”引起了張先生的好奇。他把“泥塊”翻過來,用手摸了摸,感覺“泥塊”軟軟的、黏黏的,且富有彈性。張先生用水將“泥塊”沖干凈,發現里面有和牛肉相似的紋理。
“難道這就是新聞里報道過的‘太歲’?”平時愛關注新聞和奇聞雜事的張先生心中暗想。
張先生和妻子胡女士又在周圍不同的地方尋找,一共找了5塊同樣的東西。隨后,張先生和妻子將這些東西抬回家中。
回到家后,夫妻倆上網查找關于“太歲”的資料和新聞報道。張先生越來越相信自己撿到的就是“太歲”。
“經過10多天的沖洗和浸泡,這100多公斤的東西好像更透明、更有彈性了。”張先生指著被放在缸內的“太歲”說。
“我把它放到鍋里煮,它變得越來越小,直到什么也看不到。但水一涼,它又恢復到原樣。”張先生激動地告訴記者。
隨后,他用刀子割了塊類似菌類的物體放到鍋內,然后加入熱水。記者看到,這個物體遇熱后顏色馬上由灰黑色變成白色,且塊頭越來越小。張先生將其撈出放到冷水中,不久它又恢復了原樣。
隨后,張先生又拿出一根鐵簽,將其串成一串放在火上燒,只見它慢慢變小,顏色慢慢變黃,還不停地滴著像油一樣的液體。燃燒過程中,記者沒有聞到絲毫被燒焦的味道,卻聞到了淡淡的清香。
據了解,“太歲”是介于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大型粘菌復合體,是由細菌、粘菌和真菌三類構成的一個聚合體。《本草綱目》記載:“太歲”具有“久食,身輕不老,延年益壽”的養生和保健作用。《神農本草經》中也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的記載。《山海經》稱之謂“視肉”、“聚肉”、“太歲”、“封”,乃古代帝王養生佳肴。“太歲”十分稀有,是百藥中的上品。有典籍記載,太歲性平,苦,無毒,具有補脾潤肺,補腎益肝等價值。有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太歲”的主要成分是PQQ,用于免疫力調節、癌癥等疑難雜癥的治療,效果十分明顯,因此稱“太歲”為“生物和氏璧”。但“太歲”不建議被直接食用,因為它除了有益的物質外,還有很多有害物質。目前,科學界對“太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不夠全面。它有太多的奧秘沒有被揭開,人們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傳說中。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