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撤銷深圳特區管理線
摘要: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1982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和非特區之間用鐵絲網修筑了一道管理線,俗稱“二線”。這道把深圳分為特區內和特區外的管理線就是深圳特區管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1982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和非特區之間用鐵絲網修筑了一道管理線,俗稱“二線”。這道把深圳分為特區內和特區外的管理線就是深圳特區管理線。1月15日,中國政府網正式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明確為促進深圳特區一體化發展,結合特區建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使命新任務,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至此,這道已經使用了30多年的“二線”將成為歷史。
《批復》要求,廣東省和深圳市要以管理線撤銷為契機,實施深圳全市域統一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有序提升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實現更高質量的城市化,為新時期超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積累經驗、當好示范。而且,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撤銷后,要進一步加強粵港邊界一線管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粵港邊界持續穩定。
實際上,早在2003年,深圳原市委書記厲有為就曾表示,把一個城市用鐵絲網截斷,實在是給城市發展帶來很大的阻礙,每天“過關”車流量1億次、人流量3億次,這會造成嚴重交通堵塞。
那么,這道存在了30余年的“二線”當初是基于什么目的建設的呢?有資料顯示,在深圳經濟特區的范圍確定后,建設特區管理線的計劃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建設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管理特區,在特區內實施一些特殊的經濟政策。管理線使用后,內地其他地方居民來深圳特區,只要是工作或日常需要,辦理一定手續即可;香港居民進入深圳特區,手續得以簡化,外商投資企業原材料、生產設備和生活日用品可獲得減免進口稅。有分析認為,特區管理線的建設就是為了在保證改革開放政策在特區內的順利實施,減輕邊境一線壓力的同時,避免出現走私等偷稅漏稅的行為。
據悉,特區管理線于1985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交付使用,全長84.6公里,沿線路面用花崗巖石板鋪成,路北側用高達3米的鐵絲網隔離。對于管理線撤消或北移的問題,2000年6月,國務院曾組成國家體改委、公安部、國家海關總署人員參加的調研組,在深圳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調研結果表明: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并不影響深圳的經濟發展。而且,彼時特區內外稅收政策并無二致:海關稅、國稅、地稅水平均相同。
而后,隨著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及粵港澳經濟一體化的提出,“二線”的調整再次成為各方議政熱點,有部分廣東省、深圳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認為,管理線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特區與內地人員及貨物的交流,制約了特區建設的發展,為了適應中國加入世貿后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發展,為了經濟特區與內地其他地區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性,應該撤銷“二線”。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