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強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摘要:建設四大體系 實施重點工程驛城區強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本報訊 (記者 鄭付生 張 勇 通訊員 張雷勤)2018年是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攻堅之年,為全面完成創建國家
建設四大體系 實施重點工程
驛城區強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本報訊 (記者 鄭付生 張 勇 通訊員 張雷勤)2018年是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攻堅之年,為全面完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各項目標任務,驛城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建設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驛城為目標,繼續查問題、補短板,對標達標、攻堅克難,強力推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打造秀美、宜居、和諧新驛城。
按照創森規劃,全面推進驛城區森林生態體系、林業經濟體系、生態文化體系和森林管理體系建設四大體系,加快實施創森重點工程,努力構建以森林和樹木為主、城鄉一體、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防護體系。全區森林覆蓋率達31.99%,農田林網控制率在95%以上,古樹名木保護率達100%,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在90%以上,公眾對森林城市建設的支持率和滿意度在92%以上,完成新造林面積60000畝。
建設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
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對村莊外圍的道路全部進行綠化,建設圍村片林,在公共場所、內部道路和房前屋后等部位進行立體式、組團式綠化、美化,樹種選擇多樣化,實現多品種、多層次、多形式的綠化。完成美麗鄉村建設12個,每個村莊新增綠化面積75畝,村莊綠化率在30%以上。形成主次有序、縱橫聯通的道路綠化網絡,大力開展中小型河道的綠化、美化,建設防護、美化兼備的濱水景觀綠化帶。新建、完善省級通道776公里,折合造林面積8150畝,在所有適宜林網的農區大力開展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擴大林網綠化寬度,提高綠化層次。開展山區和平原生態林建設工程,大力種植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構建較為完善的生態防護體系。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新建市級森林公園1處,完成金頂山森林公園升級任務,改造規模2400畝,改造、升級觀光游憩道路、防火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實施公益林管護及質量提升4500畝,完成中幼林撫育30000畝。實施森林防火能力提升建設工程,進一步加大防火監測系統、防火信息指揮系統、防火阻隔系統、應急裝備體系、防火隊伍建設以及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提升全區森林防火能力。
建設發達的林業經濟體系
加強種苗基地建設,積極推廣應用育苗新品種和新技術,改善林種、樹種結構,提高鄉土樹種育苗比例。完成林木種質資源普查任務,建設優質鄉土樹種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庫。做大做強花卉苗木產業,新發展花卉苗木1000畝,建設優良鄉土樹種收集圃45畝,實現苗木自給率在90%以上。立足現有優勢品種,加快特色經濟林種植基地建設,擴大綠色和有機產品比例,大力引進和選擇優良品種,發展名特優新品種,形成具有區域鮮明特色的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積極推進板栗、梨、核桃等高效經濟林示范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積極引導經營者利用承包的林地,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大力發展林糧、林藥、林菌、林花等林下種植業和林禽、林畜等林下養殖業,進一步提高林業綜合效益。
建設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
加強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依托金頂山森林公園,建設生態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續建、完善螞蟻山義務植樹基地,基地規模450畝;新建香山森林公園義務植樹基地600畝。對全區古樹名木普查、登記、編號、建檔、掛牌,設置保護圍欄,明確責任人,落實保護措施,古樹名木保護率達100%。利用新聞媒體大力開展創森工作宣傳,開展創森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五進”活動,確保民眾對創森工作的支持率和滿意度在92%以上。
建設良好的森林管理支撐體系
加強與高等院校、林業科技研究機構的合作交流,不斷提高林業科技工作水平。加強基層技術推廣服務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提高林業工作站為全區林業建設和林農增收服務的能力。加強林地管理和限額采伐管理工作,健全監督管理機制,規范林業行政審批。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控制森林資源消耗,嚴把林木采伐源頭關。部署開展打擊亂砍濫伐、毀林開墾、亂侵亂占林地、亂捕亂獵野生動物等違法專項行動。完成創森驗收材料收集管理,做到工作任務和資料收集整理同步完成。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