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顧看房而忽略了“梯”
摘要:住高樓不能少了電梯別只顧看房而忽略了“梯”□周刊記者 胡江濤 侯岱君 文/圖我國《住宅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7層(含7層)以上樓房應設電梯。隨著高層建筑越來越多,
住高樓不能少了電梯
別只顧看房而忽略了“梯”
□周刊記者 胡江濤 侯岱君 文/圖
我國《住宅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7層(含7層)以上樓房應設電梯。隨著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電梯的作用愈發(fā)凸顯。在購買住宅時,“2梯4戶”、“1梯2戶”“梯戶比”這樣的詞語會不時從銷售方口中冒出。那么,究竟什么是梯戶比,梯戶比多少比較好呢?
高層住戶的生活和電梯密不可分。
知識 梯戶比
梯戶比是指電梯數(shù)量和每層樓住戶數(shù)量的比例。如果每層樓有2臺電梯、4戶住宅,則它的梯戶比為2:4。梯戶比越大,居民生活質量越高,居住起來越舒適。我國《住宅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總層數(shù)在12層及以上的住宅,每單元設置的電梯不應少于2臺。
梯戶比可以分為低、中、高3類。低梯戶比能達到3梯10戶、4梯12戶,甚至更低。一般這種情況常出現(xiàn)在小戶型產(chǎn)品樓棟上,每層戶數(shù)較多,戶型一般小而不規(guī)則,房屋質量較差。中梯戶比包括2梯4戶、2梯6戶、3梯8戶等,主要以高層為主,在市場上最常見。高梯戶比是指1梯2戶、2梯2戶、1梯1戶,這種住宅一般以板樓或別墅的形式出現(xiàn),住戶生活方便舒適,樓棟占地面積較大,多為高端社區(qū)。
關注 梯戶比影響諸多方面
電梯等待時間。對于購房者來說,梯戶比越高,電梯等待時間越短。當一幢梯戶比不高的樓房入住率僅20%的時候,業(yè)主可能還沒有明顯感覺。但是入住率高時,就會明顯感到每次等電梯的時間很長。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這種體驗會格外強烈。
公攤。電梯屬于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越大,購房成本越高。在住戶數(shù)、層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電梯越多,公攤面積越大,所以,1梯1戶的公攤一定大于2梯3戶,而這會直接影響購房和物業(yè)費用。
戶型。梯戶比雖然不會直接影響住宅的戶型,但會影響樓棟結構和戶型布局。每層的住戶越多,單套面積就會越小,且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一些奇怪的布局。以目前市場主流的2梯4戶為例,中間套的戶型、景觀、采光都會好于兩邊。
選擇 綜合考慮 量力而行
1梯1戶,1層樓1臺電梯1家住戶,也就是通常說的“電梯入戶”。這類樓棟的戶型設計基本不受電梯影響,通透、采光都非常好,舒適性和個人私密性也是所有類型中最好的。每層住戶不用和其他住戶共享空間,能最大程度保護隱私,每次等待電梯的時間也會很短。當然,1梯1戶的缺點也很明顯:公攤面積大,房價會較高。
1梯2戶,即1層1部電梯兩家住戶。這類樓棟的戶型也很好。但和1梯1戶相比,對隱私的保護性較差,等待電梯的時間較長。
2梯2戶,即1層2戶人家,兩部電梯。這種類型的樓盤常為花園洋房,戶型設計自由度非常大,采光通風效果都非常好。但缺點是公攤面積比較大。
2梯4戶。1梯2戶與2梯4戶,看上去差不多,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1梯2戶能戶戶通透,但2梯4戶的房子只有邊套可以做到南北通透。
2梯3戶。這類樓盤一般采用“品”字布局,中間戶一般會被“犧牲掉”。入戶門位置可能會比較“非主流”,戶型內部格局及通風采光效果通常都不如邊套。
2梯6戶或者3梯6戶。這類低梯戶比的樓棟受結構的限制,不僅難以保證住宅的通透性,戶型布局也會“不走尋常路”。我們有時看到網(wǎng)絡上傳播的各種“奇葩”戶型,往往就是低梯戶比的住宅。
不同的梯戶比,如何選擇?首先還是要看自己的預算,根據(jù)自身情況量力而為。其次,如果不得不選擇梯戶比低的房子,要仔細比較同樓層中不同位置的房屋,綜合采光、視野等直接影響舒適度的因素,認真比較后再出手。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wǎng)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