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術變成藝術(創新故事)
摘要: 在前不久舉行的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上,有一位專家同時獲得2015、2016年度的華夏醫學科技獎。他就是中國泌尿外科手術創新的探索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
在前不久舉行的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上,有一位專家同時獲得2015、2016年度的華夏醫學科技獎。他就是中國泌尿外科手術創新的探索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邢念增教授。 從醫30年來,他始終不忘初心,把工匠精神與創新精神融為一體,在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等重大疾病手術治療上取得多項重要突破,不僅造福國內患者,而且成為國內國際同行學習的對象。
2002年5月,在美國梅奧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并被破格晉升為助理教授的邢念增攜妻帶子回國,先后被任命為朝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和副院長。
邢念增深知:手術臺上無小事,醫生的一招一式都關乎患者的生死安危,必須做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從術前消毒到術后縫合,每一個細節他都認真對待,力求完美無缺。泌尿外科涉及的許多器官都是左右兩邊對稱生長,為避免手術做錯邊,邢念增要求醫生、護士手術前要在患者皮膚上做好標識,確保萬無一失;為減輕手術切口瘢痕,他在科內率先使用手術切口行皮內縫合方法,既減小了疤痕,又可術后不用拆線、縮短了住院時間,贏得患者的交口稱贊。
“手術是人類最精細、要求最嚴格的技術,好的手術既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邢念增把做好手術的經驗總結為 “三精一高”:即精確的手術思路、精細的手術解剖、精湛的手術技藝,以及對患者高度的責任心。
“除了工匠精神,外科醫生必須還要創新。”他介紹說,近些年我國的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患者不斷增多,而且呈低齡化趨勢,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極大痛苦。“這些器官部位特殊,手術復雜、難度大,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時間長、創傷面大,而且傷口愈合慢、后遺癥多。要想減少創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創新。”
按照這一思路,他帶領泌尿外科團隊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揚帆”計劃等科研項目的支持下,率先采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
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后腹腔鏡下根治性腎切除加Ⅱ級瘤栓取出術。腎癌合并下腔靜脈瘤栓的最好治療方法是手術,而手術的挑戰性很大,過去要通過在腹部切一個20多厘米的刀口才能進行。邢念增藝高人膽大,采用腹腔鏡微創技術,不僅能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而且創傷小、恢復快。
在國際上創新性地設計實施了一種新的輸尿管與回腸通道吻合的方法(該方法被國際同行稱為“邢氏方法”),并設計出適宜腹腔鏡下構建的“雙輸入袢順蠕動原位回腸新膀胱”(國際同行命名為“邢氏膀胱”)。該成果推動了國內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技術改進與技術創新,顯著提升了腫瘤治療效果和術后生活質量。
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是最常見且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并發癥。為攻克這一難關,邢念增創新性地設計出了“三明治”技術重建尿道,使術后患者留置尿管的時間從2—3周縮短到1周之內,徹底解決了患者術后“躺著憋不住、站著尿一褲”的難題。
手術時間更短、創傷面更小、恢復得更快……邢念增還多次應邀在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專業學術大會上做現場報告,其手術錄像被世界泌尿外科協會、歐洲泌尿外科學會列為教學錄像。“以前是我們拷貝老外的錄像、向他們學習,現在反過來了。”他微笑著說。
截至目前,邢念增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近20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0多篇),已被國際同行引用600余次。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20日 20 版)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