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前7月同比增逾六成
摘要: 繪圖:楊佳 8月17日,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1月-7月,我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達6732.4億元,同比增長61.8%,對外投資額已超利用外資額,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其

繪圖:楊佳
8月17日,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1月-7月,我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達6732.4億元,同比增長61.8%,對外投資額已超利用外資額,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其中,我國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及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雙向投資增長迅猛。
專家提醒,作為對外投資大國,中國要警惕投資保護主義,注意經營風險的防控,提高國際管理水平,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另外,要注意投資同國內產業鏈對接,避免形成對外投資的“孤島”。
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潛力巨大
“今年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對外投資額已超利用外資額,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在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對外投資持續快速增長,增速趨于穩定。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7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546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額6732.4億元,同比增長61.8%。截至7月底,我國累計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3萬億元。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白明表示,看待對外直接投資數據,更準確來說要看累計數據、同比數據、環比數據以及歷年來的總趨勢。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合作穩步推進,增長潛力巨大。數據顯示,自倡議提出至今年7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投資累計已達511億美元,占同期我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2%。
同期,我國與沿線國家新簽承包工程合同1.25萬份,累計合同額2790億美元;我國企業在相關國家建設的經貿合作區達52個,累計投資156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9億美元的稅收和近7萬個就業崗位。
另外,服務外包也成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合作的重點區域。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并購依然是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并出現多起大型并購項目。1—7月,我國企業共實施海外并購項目459個,涉及63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及制造業等15個行業,實際交易金額543億美元,占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52.8%。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1-7月并購實際交易金額已超過2015年全年總額,實際并購金額在10億美元以上的項目達12個,主要有收購巴西朱比亞水電站和伊利亞水電站30年經營權等。
來自發達國家的投資增幅可觀
除“一帶一路”沿線外,我國對發達國家和地區投資增長也十分迅速。數據顯示,1—7月,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和日本7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達750.9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3.1%。其中,對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投資流量增長迅速,增幅分別達到210%、200.6%和74.3%。
值得關注的是,不僅我國對這些國家和地區投資熱情高漲,來自發達國家的投資增幅也相當可觀。數據顯示,1-7月,美國、英國、德國對外實際投入外資增長迅猛,增幅分別為129.8%、96.8%和96.6%,增長較快的主要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以及制造業等行業。
“我國與發達國家雙向投資熱情高漲,說明我國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發展水平達到一定階段,能夠跟發達國家互補。”白明表示,在過去,我國經濟發展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經過30多年來的發展,我國部分產業轉型升級需求迫切,也有資金和實力去國際市場進行并購、投資,實現更高層次、更大程度的發展。
白明表示,在發達國家,一些高科技產業發展較早,可能遇到一些問題,恰好可以同中國進行互補。“比如今年最大的兩筆并購,海爾并購通用電氣的家電部門、美的并購德國庫卡,通過這樣的方式進入當地市場,利用當地的管理團隊,延續國內企業的產業鏈,為家電行業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也有助于企業從傳統家電向智慧家電升級。”
白明同時提醒,作為對外投資大國,今后要警惕投資保護主義,注意經營風險的防控,提高國際管理水平,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另外,要注意投資同國內產業鏈對接,避免形成對外投資的“孤島”;熟悉當地商業環境、法律法規、當地的銀行信用、各種限制措施等商業因素。(記者/趙曉娜)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