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巾幗創業標兵劉趁紅濃墨描繪創業夢
摘要:濃墨描繪創業夢——記駐馬店市巾幗創業標兵劉趁紅通訊員 朱合順她沒有名家的光環,但她白手起家,先后創辦了汝南縣向前生豬養殖場、汝南縣生豬品種改良站、汝南縣
濃墨描繪創業夢
——記駐馬店市巾幗創業標兵劉趁紅
通訊員 朱合順
她沒有名家的光環,但她白手起家,先后創辦了汝南縣向前生豬養殖場、汝南縣生豬品種改良站、汝南縣陽光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
她沒有創造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她能帶領100多戶農戶和500多名農民走上養豬致富之路。
她報紙上沒名電視上沒影,但在周圍老百姓心目中卻留有深深的印記,人們贊美她是群眾致富的帶頭人、提供技術服務的誠信人、排憂解難的熱心人,她就是駐馬店市巾幗創業標兵劉趁紅。
創業征途不畏難
劉趁紅出生在汝南縣老君廟鎮孫屯村劉莊農民家中,也許是人生坎坷的磨難,造就了她堅毅果敢奮發向上的性格。當她看到不少養殖戶因不懂技術而陷入困境時,毅然決定當一名獸醫,以此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在爭得父母的同意后,她便到駐馬店農校學習畜牧養殖及疾病防治。她白天在校讀書,晚上外出打工掙學費。在駐馬店農校兩年時間,系統地學習了畜牧養殖與疾病防治專業理論知識。為了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她到縣內外一些大型養殖企業實踐鍛煉,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劉趁紅專業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
1998年3月,劉趁紅畜牧獸醫門診正式掛牌運行。此消息傳出在全村引起很大震動。有的夸她有膽識有闖勁,有的說她是瞎折騰。1999年1月的一天深夜,大雪飛舞,她突然接到張樓鄉楊溝村村民羅榮平的求助電話,他家養的奶牛剛產下牛犢就患病癱瘓了。奶牛是他家的全部家當,一家人為此焦急萬分。經過劉趁紅的認真治療,奶牛站了起來,羅榮平把一面印有“技術精湛,服務熱情”的錦旗送到劉趁紅的家中。近年來,劉趁紅家中掛滿了錦旗和牌匾。這一面面錦旗,一塊塊牌匾是鄉親們對劉趁紅的信任和贊頌。
劉趁紅并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績,一幅更大的藍圖正在繪制中。2001年,她貸款12萬元到山西忻州買了30頭奶牛回來喂養,由于品種不純,一年半虧損6.5萬元。而后,她又進行了養羊、養雞試驗都失敗了。但這些都沒有動搖她養殖致富的決心,相反更堅定了她發展養殖的意志。
2003年,經人介紹她與古塔街道辦事處劉柏莊村胡莊青年胡向前結婚,這既是她人生的轉折點,也是她事業走向輝煌的起點。愛人是軍人出身,性格豪爽,遇事果斷,對她工作鼎力支持。2008年為了支持妻子發展養殖業,他賣掉了心愛的5臺大型收割機,并拿出家庭所有積蓄,租賃3畝土地建豬舍2棟,投放母豬30頭。就在夫妻倆干得正火熱的時候,一場龍卷風無情地將剛建好的豬舍刮翻,存欄母豬被砸得死傷流產,不計其數,直接經濟損失21萬元。劉趁紅沒有任何怨言,重新組織人員修整豬舍,投放母豬。在她的精心經營下,經濟效益一年一個臺階,從年收益20萬元、40萬元到80萬元。
后來,劉趁紅按照現代化科學化的標準建起了“汝南縣陽光生豬品種改良站”,占地13畝,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相對獨立,采精室、化驗室、公豬設施科學配套。從省畜牧局諸美一級種豬場引進長白、杜洛克、大約克優質種公豬60頭,測定值達到110以上。該站通過公開招標被確定為汝南縣生豬良種供精補貼單位,為養殖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她經過幾年的努力,服務用戶已覆蓋全縣17個鄉鎮和周邊縣區,服務養殖戶500多戶,年發放精液60000份,經她服務的客戶平均窩產仔12.5頭,生豬出欄周期縮短20天,年均收益1200萬元。
大雁高飛頭雁領
經過十多年的拼搏,劉趁紅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戶,家中購買了轎車,蓋上了樓房,年創利潤百萬元。她看到不少農戶想致富無門路,仍在貧困線上掙扎時,決心帶領群眾同奔致富路。一是技術扶持。她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舉辦培訓班,傳授畜牧養殖技術和疾病防治常識,年培訓人員100多名。她把一些畜牧養殖和疾病防治知識印成小冊子發到養殖戶手中。她走到哪里就把養殖技術、畜牧疾病防治知識傳播到哪里。她經常走村串戶對養殖戶進行面對面指導,從事畜牧養殖防治工作以來,她跑壞兩輛摩托車,一輛自行車。二是免費提供服務,她對于養殖戶中的特困戶、軍烈屬所用藥物視情況免費或半費,每年給特困戶減免費用近萬元。三是提供資金支持。張樓鄉楊溝村村民趙留勇建成占地60畝的現代化養豬場,場房建好后因缺少資金不能投放母豬。為此事趙留勇找到劉趁紅,她二話沒說用自己的固定資產為其辦理了26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趙留男投放母豬300頭,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劉柏莊村村民陳建國從事糧食收購生意陷入了困境,劉趁紅用自己的房產作抵押為其貸款34萬元。陳建國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家中蓋了樓房,又建了10畝生態園,成為本村小有名氣的富裕戶。五里崗村村民桂志遠家里住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劉趁紅了解情況后及時送去4萬元,督促桂志遠抓緊整修房子,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劉趁紅就是這樣一位熱心人,只要能辦的事她都積極辦好,辦不到的事,她也會為其出謀劃策。近年來,她幫助多少人家解決生活難題,幫助多少人走上致富路,人們無法統計,有一點鄉親們心里清楚,有困難找劉趁紅,問題一定能夠解決。
劉趁紅常說:“我是一顆小草,是在家鄉這塊沃土上成長起來的,沒有家鄉這塊沃土我就不能生長,更不會開花結果。”看到本村的主干生產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成為魚塘,直接影響鄉親們的生產生活,劉趁紅主動出資4萬元修了一條石末路,群眾無不拍手稱贊。村里修路資金不夠,劉趁紅慷慨解囊捐款3000元。她計劃投資5萬元在本村建個廣場,硬化地面,購置運動器材,給老年人提供健身場地,為年輕人提供文化娛樂場所,以此推動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劉趁紅的努力,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組織的肯定。2001年她的向前生豬養殖場被駐馬店市確定為科技養殖示范基地,2011年她榮獲駐馬店市巾幗科技養殖女能手榮譽稱號,2016年榮獲駐馬店市巾幗創業創新標兵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