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東南角樓遺址改造完成
摘要:從高空看,漢城湖在漢城墻東南角樓遺址拐了彎。 記者 謝偉攝 “漢城湖我來過多次了,以前只是在對岸看看漢長安城遺址,現(xiàn)在能近距離參觀感受經歷了兩千年風雨的漢代

從高空看,漢城湖在漢城墻東南角樓遺址拐了彎。 記者 謝偉攝
“漢城湖我來過多次了,以前只是在對岸看看漢長安城遺址,現(xiàn)在能近距離參觀感受經歷了兩千年風雨的漢代城墻遺址,真的令人震撼。”昨日(5月8日),雨后的漢城湖格外清爽,市民張先生和老伴站在提升改造完成的漢長安城城墻東南角樓遺址上,感嘆著歷史的變遷。
角樓是歷來建筑物中常見的一種輔助建筑,主要設于防守式建筑物的棱角轉彎之處,故名“角樓”。角樓多為防御設施,結合墻、臺、塔、堡壘等其他的防御設施,起到了防守作用。漢長安城的東南、西南、西北和東北原有角樓建筑,東南和西南角樓基址保存較好。根據(jù)考古勘探的資料,漢長安城城墻東南拐角的角樓遺址,平面略呈方形,南北殘存約20米,東西約23.5米,為黃土篩分后用鐵鍋高溫烘炒,再加以糯米汁攪拌夯筑而成,角樓的南部和北部分別與南城墻和東城墻相連接,距今已有2200余年歷史。
為更好地保護文物遺存,繼承弘揚中華文明的優(yōu)秀文化,展示漢文化精髓,漢城湖景區(qū)對漢長安城城墻東南角遺址進行了保護性提升改造,主要增加了標識、照明、棧道及參觀平臺,為游客近距離欣賞體驗和登高望遠提供了保障。角樓采用防腐木質鋪裝進行整體圍護,同時增加展板和16㎡模型微縮沙盤展示。在東南角遺址及鄰接的南城垣、東城垣、東南角遺址頂部修建木平臺,東南角遺址的北側、西側修建登木平臺的木樓梯及木棧道,木棧道及木樓梯寬1.8m,共計260㎡。
沿南城垣、東城垣遺址邊界2m外修建參觀步道,參觀步道采用砂石道路,步道寬1.8m,共計300m。沿參觀步道外側修建木質防護圍欄。安裝木棧道、參觀步道、東南角樓LED燈光600多個,夜幕降臨,金色的弧光分外耀眼,與金碧輝煌的大風閣交相輝映。項目的建成,使游客能夠近距離參觀經歷了兩千年風雨的漢代城墻遺址。(記者趙輝)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西安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