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費率下調有利于企業減負 不影響個人待遇
摘要:多地下調社保費率:有利于企業減負 不影響個人待遇 降低費率可降低單位用工成本,改善企業經營狀況。同時,還能夠增加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有利于促進就業 下調企業
多地下調社保費率:有利于企業減負 不影響個人待遇
降低費率可降低單位用工成本,改善企業經營狀況。同時,還能夠增加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有利于促進就業
下調企業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會對養老金待遇確定和增長因素產生影響,不會影響參保人員的個人養老金待遇水平
近期,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天津等超過12省份宣布下調社保費率。此次社保費率下調將為企業帶來多大利好?企業繳費減少,參保人社保待遇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調整費率水平,是否會影響到社保基金安全運行?《經濟日報》記者就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調查。
社會保險費率,是指單位和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占繳費工資的比例。我國城鎮職工法定社會保險為5項,即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人社部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社會保險五項費率合計為39.25%,總體偏高。那么,此次降低費率能為企業帶來多大實質性利好?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力主管朱惠蓮最近就感受到了企業減負的進展。“因為參保人數多,公司每年為職工繳納社保費用高達3億元以上,隨著失業、工傷、生育‘三險’費率下調,去年我們少繳納了500多萬元社保費用。今年預計將少繳納近千萬。”朱惠蓮說。
朱惠蓮的切身感受,也是近期各地新一輪降低社保費率的縮影。上海、廣東、天津、浙江、福建、云南、甘肅等地陸續出臺“降費”政策,一些地方還啟動了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并實施。社保費率下調后,企業受益最為明顯。
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鐘仁耀認為,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可以降低單位的用工成本,改善企業經營狀況。同時還能夠增加企業對勞動力的雇傭數量,有利于促進就業。
企業社保負擔降低后,會不會出現以減少職工社保待遇來換取費率的下調?這是社會關注的另一焦點。
記者調查發現,此次多地降低費率的決定,是在基金可以承受的基礎上經過精密計算得出的,處在社會保險基金的可承受范圍之內。同時,養老保險費率調整僅涉及企業繳費部分,個人繳費比例并未調整,不會影響居民待遇。
“下調企業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會對養老金待遇確定和增長因素產生影響,因此也不會影響參保人員的個人養老金待遇水平。”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當前,不少地方老齡化程度加劇,各項社保待遇剛性提高,社會保險基金面臨較大收支壓力。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地公布的下調費率方案,多以生育、工傷、失業三個小險種為主,對于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個大頭則采取了回避態度。
有觀點認為,要想有效降低社保費率,還得拿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大險種開刀。但需要正視的是,去年我國部分省份養老保險出現當期收不抵支。人社部近期表示,曾經寬裕的醫保基金,也有相當一部分省份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的狀況,基金“穿底”風險日益凸顯,需要一定的費率支撐。
“對待社保降費應該全面理解、理性看待。當前看來,全國各地的實際繳費費率明顯不同,有些地區的企業繳費費率要低于名義費率,不應當籠統地降低費率。”褚福靈說。
受訪專家指出,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實行省級統籌,有的省份資金充裕,有的省份已經出現當期收不抵支。各地調整養老保險費率,要視情況而定,看是否具備調整條件。如廣東、浙江等地節余較多,可以先降、多降。而一些省份,已經在動用歷年節余或者需要大量財政補貼,這就要慎重考慮。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透露,目前人社部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但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人口結構和養老保險基金收支以及積累結存狀況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在統籌方案出臺并實施之后,全國各地養老保險費率的統一還需要經歷一個逐步調整的過程。(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