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啟新舊動能“切換”模式
摘要:中國開啟新舊動能“切換”模式:新增長點已現端倪 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徐曼曼 陳凱茵)沒有人能夠準確地刻畫,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模樣”。但是
中國開啟新舊動能“切換”模式:新增長點已現端倪

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徐曼曼 陳凱茵)沒有人能夠準確地刻畫,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模樣”。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了奮斗的方向和目標。
“轉型”一詞對于中國來說并不陌生。正是依托于改革開放這一大跨步式的轉型,中國收獲了過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長的福利。如今,站在“十三五”的起點之年,中國正在進行又一場“換軌”——經濟發展要由傳統動能驅動向新動能驅動轉換。矛盾和困難不少,但新增長點已現端倪。
當優步總裁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再次踏上中國這片土地時,他驚訝于中國科技創新領域的生機勃勃;提起中國“創客”,美國老牌咨詢公司鄧白氏高級副總裁、首席數據科學家安東尼·斯克里費加諾侃侃而談;友邦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CEO杜嘉祺則對中國消費的驅動力量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創新、科技、消費、開放等等,都成為中國邁向新階段、新征程的通行證。
科技創新點燃發展新引擎
“世界經濟低速增長,如何才能獲得強勁動力?有一種看法是寄希望于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剛剛閉幕的2016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說,任何人都不能忽視世界范圍如火如荼的創新趨勢,中國提出了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正好融入世界范圍的創新潮流,為中國發展提供了機會之窗。
如今,虛擬現實、人工智能、5G技術、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技術成為中外科技界熱議的話題。中國的前沿科技開始走向世界舞臺,有了和世界巨頭齊頭并進的機會。
剛剛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也以較大篇幅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高通總裁德里克·阿伯利肯定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奠定了扎實基礎。”德里克·阿伯利說。
在他看來,信息技術尤其是5G在未來幾年會為城市發展居民生活帶來驚人變化,而中國政府大力推進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興前沿領域創新和產業化,能形成一批新增長點。
“中國正在全球價值鏈中向上攀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里亞表示,中國出口電子產品的價值增值從1995年時的基本為零上升到2011年時的45%,“科技進步將引領中國經濟繼續前行。”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同樣被置于重要位置。而具體目標的是: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多次來到中國的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論壇上指出,“我對中國特別樂觀的一點是,中國非常注重理工科教育。未來更需要技術相關的工作。”
消費升級激發經濟增長新活力
“中國經濟增速‘換了一擋’、經濟轉型‘升了一級’、動力轉換‘快了一拍’。”徐紹史這樣描述“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
的確,中國經濟正迎來重要轉折點。
201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6.4%,已取代投資和出口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而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比第二產業高10個百分點,首次占據“半壁江山”。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從這組數據中觀察到,中國經濟正從投資驅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從制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轉向服務業為主。
消費升級已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對于未來改革的重點,徐紹史劃出了消費升級的重要區域。“我們將積極促進消費升級,大力培育和拓展住房、汽車、信息等消費熱點。”徐紹史說。
住房、汽車這類傳統的實物消費亟待升級的同時,信息這類服務型消費也被劃為升級重點,備受關注。
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對服務業的未來前景充滿樂觀:“我國服務業發展欣欣向榮,到2020年將達到一萬億美元的產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則表示,中國正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將進一步擴大金融、教育等服務業市場的對外開放。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指出,中國服務業分布合理,餐飲和住宿都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中國電子商務的滲透率比美國高一倍。
他確信,未來中國會成為全球技術和服務的提供者,服務業未來會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源泉,同時也會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源泉。
開放的窗口涌現無數新機遇
近年來,以高鐵、核電、基建為代表的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正邁開大步伐走出去,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回顧過往一年,中國與英國、阿根廷簽訂了核電大單;中歐班列貫通歐亞;匈塞鐵路、雅萬高鐵開工建設;中老、中泰等泛亞鐵路網建設也邁開重要步伐……一大批重點項目逐漸在各國落地生根。
而作為對外投資和產能輸出重要推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在2015年完成規劃并啟動實施,同樣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成績單成績。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直接投資超過150億美元,承攬的對外工程承包的項目4000多個,新簽合同金額超過920億美元。
成績雖然雖然亮眼,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仍然對中國對外開放的“下一程”保留著更大的想象空間。
高虎城指出,對外開放已極大地改變了中國面貌,但是目前中國的開放水平還不夠高,開放程度還不夠深,開放領域還不夠寬,擴大開放仍然是我們最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高虎城的一席話實際上描畫了一個更廣闊、更有深度的開放圖景,這幅藍圖中蘊藏的無限機遇。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安仕年認為,“一帶一路”確實為企業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投資機遇。
在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總經理齊曉飛眼里,“一帶一路”則蘊育著更具體、更巨大的商機。齊曉飛表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的優先項目、優先領域,具有戰略重點的意義,基礎設施開發本身就有廣大的空間,“一帶一路”的多元性和開放性給予這個市場更大的空間。
安仕年則提出了具體建議,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必須要保證能夠消除壁壘,在監管方面提供便利。
招商銀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紅認為,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間既有很大的發展機會,也有許多挑戰和風險,最重要的要將“一帶一路”的戰略目標轉為實實在在的產業模式,使其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汪文品 孫亞華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