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地發現侏羅紀蛇頸龜化石
摘要:原標題:重慶工地發現侏羅紀蛇頸龜化石 距今1.4億年(圖) 蛇頸龜生存于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主要分布于歐洲和亞洲。如今,仍有很多龜類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圖片中這只澳


蛇頸龜生存于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主要分布于歐洲和亞洲。如今,仍有很多龜類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圖片中這只澳大利亞長頸龜,可能跟億萬年前的蛇頸龜長得差不多吧。
重慶晨報訊 記者 傅柃暢 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地球上有什么生物?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會是恐龍。
而前幾天,渝北回興一工地挖出的烏龜化石,經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實地勘察,確定正是來自這個時期。
專家現場確定化石年代
昨天上午,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專家來到發現疑似烏龜化石的工地,現場查看。
工地內挖出的石塊堆積成一座座小山包,在一處大坑邊,自然博物館的張鋒博士停下腳步。一米多深的坑,周圍留下整齊的切割痕跡,烏龜化石就是在這里被找到的。
張鋒對周圍土層和化石實物進行查看后,確定化石是蛇頸龜化石,但遺憾的是,化石頭部和四肢并沒有保存下來。“年代基本確定是在侏羅紀晚期,距今1.4億年。”張鋒說,重慶主城在渝北和北碚蔡家也曾發現過蛇頸龜化石。
在一旁的山坡上,專家還找到了另外一部分重要線索:在一塊被遺棄的石頭上,類似龜殼的黑色殘留物清晰可見。張鋒推測這塊石頭應該與發現的烏龜化石緊鄰,黑色殘留物屬于烏龜的背甲。
工友輪流照看化石
施工時挖到烏龜化石,這個消息一傳開,附近的工友紛紛跑來看熱鬧。但來看的人越多,發現化石的向幫銀心里卻越是感到不安:萬一化石被摔碎或被人抱走就不好了。
向幫銀與同一工棚的工友協商后決定,每天24小時輪流值守。“就是覺得應該要把寶貝保護起來。”向幫銀小心翼翼地從床下拿出包裹好的烏龜化石,展示給大家看。
向幫銀說,雖然說化石是自己無意間發現的,但對于化石的具體價值,他也不清楚。“現在大伙心里的疑問終于解開了。”向幫銀說,如果化石有研究價值,相關單位可以帶走,但他覺得自己應該得到一定獎勵。
昨日,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來到發現化石的地方查看。 重慶晨報記者 雷鍵 攝
相關鏈接>
蛇頸龜化石
僅在我國和歐洲被發現
重慶自然博物館張鋒博士介紹,蛇頸龜是一類比較古老的龜類,生活在一億四千萬到一億一千萬年前的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前后延續大約三千萬年,之后滅絕。
“蛇頸龜化石目前僅在歐洲與中國發現。”張鋒介紹,我國僅在西南地區發現過蛇頸龜化石。目前已經發現的蛇頸龜化石有8種,除1種在云南發現以外,其余7種均發現于四川盆地,可謂四川盆地特產。張鋒說,可以通過蛇頸龜化石鑒定地層,為確定地質年代、復原古環境等研究提供古生物依據。
為何重慶會出土年代如此久遠的化石?張鋒解釋,四川盆地地區曾經湖泊、河流遍布,侏羅紀時期恐龍和烏龜等古生物共同生活在植被茂密水草豐富的環境中,現在大家經常看到的紅色砂巖巖層,就有很大可能是侏羅紀時期的巖層。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重慶晨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