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本叫“端五” 為避唐玄宗諱而改名
摘要:原標題:“端午”本叫“端五” 為避唐玄宗諱而改名 在江淮等地區,有懸掛鐘馗像的習俗,據清代《北平風俗類征》記載:“五月初一至初五為端陽

在江淮等地區,有懸掛鐘馗像的習俗,據清代《北平風俗類征》記載:“五月初一至初五為端陽節,午時以朱墨畫鐘馗像,用雞血點眼,俗稱‘朱砂判’者懸屋中,謂能驅邪。”
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端午佳節即將到來,說說與端午節有關的話題吧。
首先,剛從“端午節”的百科詞典里看到,說是“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這個說法其實并不完全正確。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也就是端五。雖然從史籍上說,“端午”二字最早已見于晉人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卻是直到唐代,因唐玄宗生日在八月五日,一代名臣、宰相宋憬為了討好皇帝,避“五”字的諱,才將“端五”正式改為“端午”的。
于是,從唐玄宗開始已有不少詩文提到“端午”。他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了皇宮端午日的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在《端午三殿宴群臣》詩中寫道:“穴枕通靈氣,長絲繽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李子遲)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深圳特區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