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發現世界最大白堊紀水鳥足跡
摘要:原標題:綦江發現世界最大白堊紀水鳥足跡 改寫中國考古歷史 水鳥足跡特寫。 近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獲悉,中外古生物學者宣稱,他們在綦江區三角鎮紅巖坪村蓮花保寨

水鳥足跡特寫。
近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獲悉,中外古生物學者宣稱,他們在綦江區三角鎮紅巖坪村蓮花保寨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白堊紀水鳥足跡,這些距今約一億年的足跡改寫了中國的下白堊統地層還沒發現過大型的水鳥骨骼化石的歷史,對研究早期鳥類的演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最初被認為是小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
5月22日,該足跡的研究者——中國地質大學的博士生邢立達(第一作者)、張建平教授,加拿大和平區古生物研究中心負責人理查德·麥克雷博士、麗莎·布萊克博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馬丁·洛克利教授等專家學者在知名學術刊物《公共科學圖書館》上撰文描述了這批罕見的標本。
新鑒定出的這批大型水鳥足跡約180個,發現于2007年,最初被認為是小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直到2012年底,在綦江舉辦的中國首次恐龍足跡學國際研討會之野外考察上,學者們意識到這批足跡與加拿大發現的泥鳥足跡極為相似,之前的鑒定結果很可能需要更新。
邢立達說:“小型獸腳類足跡與鳥足跡的尺寸相似,形態相近,而且時間重疊,最終我們采取了幾何形態測量法以及大量的數據來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并得到了良好的結果”。
研究表明,相對于體型而言,這批足跡的單步極短,而小型獸腳類恐龍往往有著更大的單步;其二,這批足跡的行跡稍微向內旋轉,看上去就像“內八字”,獸腳類足跡通常是直線的;其三,這批足跡的趾間角很寬,而大多數的獸腳類足跡的趾間角都很狹窄。所有這些特征最終讓這批足跡歸入了鳥類足跡范疇。
這些優雅的鶴形大型水鳥生活在恐龍身邊
“這批足跡平均長10.3厘米,最大的長17厘米,根據我們進一步科考研究,它們應該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白堊紀水鳥足跡。”麗莎·布萊克介紹說,“而且,目前中國的下白堊統地層還沒發現過大型的水鳥骨骼化石,這批足跡對科考這一類古生物的信息無疑起到了很好的彌補作用。”
據推測,這批足跡的造跡者體型與現在的中大型鶴類相似,由于形態上的高度相似,表明這類大型水鳥在早白堊紀期間有著橫跨中國和加拿大的全球性分布。“直到今天我們終于可以肯定地說,這些優雅的鶴形大型水鳥在白堊紀早期便生活在恐龍的身邊,其歷史要比我們以往認知的早得多。”邢立達說。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重慶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