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聚首深圳探討城鎮文化如何“接地氣”
摘要: 中新網深圳5月13日電 (鄭小紅陳啟任)由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主辦的“新常態下城鎮文化發展戰略——文化中心暨劇院投融資、建設、運營經驗交
中新網深圳5月13日電 (鄭小紅陳啟任)由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主辦的“新常態下城鎮文化發展戰略——文化中心暨劇院投融資、建設、運營經驗交流會”13日在深圳舉行,來自文化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城鎮文化中心及劇場的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管理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介紹,當前,中國社區文化需求非常旺盛,而老年人的廣場舞擾民問題、中年人的飲酒現象,青少年的電子游戲、網絡游戲上癮等,都是民眾文化需求無法滿足導致的文化扭曲現象。城鎮文化中心及劇院如何建設及運營管理,如何“接地氣”、“賺人氣”,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在此次經驗交流會上,不少與會人員表示,城鎮文化中心及劇院等作為基層文化的承載平臺,已成為民眾文化傳承、學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區別于大城市發展尚可的大劇院,中國城鎮級別的文化中心及劇場方面卻一直欠缺。
復旦大學訪問學者、教授萬昌說:“當前大部分城鎮文化中心及劇院由于當地主管部門缺乏專業經驗,或建設不當,或運營不佳,導致城鎮文化中心效率低下、功能缺失。”
中孚泰文化集團董事長譚澤斌將這些問題歸納為“三高三低”,即投資高、運營成本高、票價高,使用場次低、運營收入低、上座率低,導致大部分社區劇場無法滿足當地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造成了如廣場舞擾民、電子游戲、網絡游戲成癮等問題。
譚澤斌稱,應以中國大劇院建設發展現狀為基礎,結合多功能小劇場集群,共同構建“航母戰斗群”式傳播平臺,以大劇院為龍頭,帶動企業、學校、社區、街道、旅游區、商業綜合體等場所內的社區劇場發展,即劇院建設集群化、社區化、專業化、標準化。
OPEN建筑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建筑中心負責人李虎認為,未來的社區文化綜合體將是網絡的布局、復合的功能、靈活的使用、親民的姿態和可持續運營。(完)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