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發明意見箱引發告密風
摘要:原標題:武則天發明意見箱引發告密風 設計者反被誅殺 □劉永加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掌握了唐王朝的朝政大權。她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在政
□劉永加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掌握了唐王朝的朝政大權。她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之一是由朝廷置匭,匭字讀音為“軌”,其意思就是匣子。因此,這個匭應該就是我國最早的意見箱。
說起來武則天是為了廣開言路,征求意見,實際效果后來卻變成了鼓勵告密。
據《舊唐書·則天皇后紀》記載: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初置匭于朝堂,有進書言事者,聽投之”。為能及時閱讀和處理這些意見,武則天特地設置了一個專門機構——匭使院,隸屬中書省,并以諫議大夫補缺拾遺一人任“知匭史”。凡臣民有冤滯和匡正補過、進獻賦頌的,皆可寫成書面材料,分別投入不同的匭中。《資治通鑒·唐紀》具體記述了匭的使用方法:“太后命鑄銅為匭:其東曰‘延恩’,獻賦頌、求仕進者投之;南曰‘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曰‘申冤’,有冤抑者投之;北曰‘通玄’,言天象災變及軍機秘技者投之。”據稱,由于設置了匭和匭使院,從此“人間善惡事多所知悉”。
然而奇特的是,當時武則天還規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問,皆給驛馬,供五品食。”這可是十分優厚的待遇了。這五品食的標準據《唐六典》:“每日細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瓜兩顆,鹽、豉、蔥、姜、葵、韭之屬各有差。”所以“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因為“所言或稱旨,則不次除官,無實者不問”。第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二,說錯了,也不追究,胡說八道,朝廷還管飯;即使造謠誣陷,殘害無辜,照樣有五品食吃,說不定還有五品官做,告密者還有什么顧忌呢?
于是,告密風起云涌。“朝士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道路以目”。尤其是武則天使用了來俊臣等一批酷吏,更是無法無天,濫殺無辜。當時的官員或因入朝密遭掩捕。每朝日,官員輒與家人訣曰:“未知復相見否?”一時,冤案無數,許多正直之士都是因為匭而遭到迫害以至于慘死。這種黑暗持續了十幾年,直到公元697年(神功元年),酷吏來俊臣等被殺后,才使這股告密之風漸漸落下帷幕。
這當中, 最具戲劇性及諷刺意味的,莫過于“意見箱”的設計者魚保家了。魚保家挖空心思,設計和鑄造了銅匭,本來他以為幫助武則天發明了“意見箱”,討了武則天的歡心,可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哪承想就是在他制作的這種“意見箱”里,收到了一封指控他“為徐敬業做兵器,殺傷官軍甚眾”的告密信,揭露了他隱瞞反叛之事。武則天閱之大怒,立馬下令逮捕魚保家,查實后予以處斬,魚保家“遂服誅”。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羊城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