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經濟讓村民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摘要:山水環繞,環境優美,整齊排列的大棚內種植的香菇長勢良好,干活的人們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這是12月19日記者在確山縣石滾河鎮劉樓村酒館村看到的一幕。
小山村 大變化
酒館村里飄菇香
特色經濟讓村民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晚報記者 栗晨曦 王 瑞/文 侯 飛/圖
香菇長勢良好,村民樂了。
山水環繞,環境優美,整齊排列的大棚內種植的香菇長勢良好,干活的人們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這是12月19日記者在確山縣石滾河鎮劉樓村酒館村看到的一幕。
“酒館村共有532戶村民,80%的村民種香菇。除了種香菇,村民們還種中草藥、銀耳、木耳,發展旅游經濟。現在村民大多住上了樓房,買了汽車,富裕起來了,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劉樓村村委副主任鐘世亮告訴記者。
20年前開始種植香菇
“那是1994年,我還沒結婚。村里來了一位香菇種植專家,為我們講種植香菇的技術,并鼓勵我們,只要技術好肯定能致富。當年7月,我就種了幾百袋香菇。經過5個月的實驗,我種的香菇成功了。那時香菇的價格很貴,我賺錢了。”史運華說。
史運華種植香菇成功后,村里不少人跟著他種植香菇。4年后,村民們開始大規模種植香菇。
種植香菇富了村民
在一個香菇大棚里,村民王保中正在采摘香菇。只見他小心翼翼地將香菇放到袋子里,不一會兒就采摘了不少。
“村里每天都有來收購香菇的商販,我們的香菇按60元一公斤賣,成熟一批賣一批,能從現在賣到明年3月。”王保中說。
王保中家今年種了9000袋香菇,一年算下來能收獲4000公斤,賣10多萬元錢。在酒館村,王保中還不算種植香菇最多的,還有幾戶種植了近2萬袋香菇。
酒館村村民種植香菇近20年,是出名的“有錢村”。“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只要城里人有的我家都有。這兩年我還買了幾輛車,蓋了新房,我覺得我和城里人的生活沒兩樣。”王保中說。
王保中是酒館村眾多富起來的村民中的一個代表。“酒館村買車的有80多戶,蓋樓房的有100多戶。這在20年前想都不敢想。” 鐘世亮說。
發展多種特色經濟
經過多年的香菇種植,酒館村已形成集香菇種植、采摘、烘烤、收購于一體的自然人文景觀。
這些年,酒館村從種植香菇到種植木耳、銀耳,發展到種植晚秋黃梨、中草藥,村民們的思路更開闊,致富門路也更多了。
“以前大山里貧窮落后,現在大山能帶給我們很多優勢。下一步,我們除了在酒館村發展香菇種植業外,還要在整個劉樓村養羊和豬,發展特色采摘農業,發展旅游經濟……”鐘世亮說。
責任編輯:lyp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