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土地財政已走到盡頭 "限購"不如"限售"
摘要: 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在回答記者提問。本報記者范繼文攝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昨天上午召開記者會,7位全國政協委員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r
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在回答記者提問。本報記者范繼文攝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昨天上午召開記者會,7位全國政協委員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主題,回答記者提問。委員們一致認為,經濟增長主要不是看速度,而是看質量。 厲以寧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城鎮化發展不能靠賣地 城鎮化的錢從哪里來?土地財政已經走到盡頭了,不能老靠賣地來建設,你還有多少地能賣? 〖通貨膨脹〗 兩個重要因素不可控 2010年開始通貨膨脹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既有需求拉動的因素,也有要素成本上升的因素,還有國際物價上漲的因素。這次上升中,農產品價格的上升占了主要地位,而農產品價格上升原因有很多,有氣候原因,有銷售地點和生產地點距離過長的問題,中間的成本就大了,也不排除有人為的炒作因素,所以政府出臺了這些措施,要怎么來避免囤積居奇、人為炒作。 對于今年的通貨膨脹率,溫總理的報告里面,希望物價上漲率在4%。但是我們要講有兩個重要因素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第一個因素,石油價格,國際上上漲怎么辦?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因為我們是個進口大量石油的國家;第二個因素,氣候變化如何。今年國際國內對農業產量有多大影響我們控制不了。撇開國際上的因素不談,從我們國內來講,只要我們努力去做,可以控制在目標范圍內。 〖房價問題〗 “限購”不如“限售” 我認為房價問題,首先應當大量建立保障性住房,這樣可以使很多老百姓能夠有一個安居的地方,政府現在正在這樣做,而且應該長遠下去,因為每年還有新出生的人口。另外還有大量的農民要轉移進城,轉移進城得有房子住,現在房價這么高,他怎么買?所以保障性住房一定要放在建設中的重中之重。 同時,我認為應該不要再過分強調限購,過分強調限購會帶來一些問題。公民有購買房屋的權利,不能有地區的歧視,地區歧視作為短期政策可以,作為長期不行。應該把限購改為限售,學新加坡的經驗,買房子可以,但是買了之后再賣就要受限制。如果買了一年之內就賣,就要出很重的稅,按房價的比重,要出到16%的稅,第二年降低為12%,把限售做好,限購根據情況來定。 〖城鎮化發展〗 資本市場可以起作用 我作為一個政協委員談談我個人看法,城鎮化正在開始加快的進程中,但是城鎮化的錢從哪里來?大量公用事業,水、電、氣、暖,公共交通、城市環境綠化,這些錢從哪里來?土地財政已經走到盡頭了,不能老靠賣地來建設,你還有多少地能賣?你也不能靠借債啊,借債是要還的。所以這里資本市場可以起作用,可以學習某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利用公共投資基金方式。公共投資基金建立以后,有些金融機構投資者組成了,然后發債券,讓民間來集資,民間的企業也可以投資進去,這是將來資本市場可以幫助中國城鎮化過程中來解決公用事業資金從哪里來的問題。 〖股市波動〗 受國際國內雙重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資本市場也會進一步發展,因為要增加直接融資,減少間接融資所占的比例。但是股市主要是要看企業的質量,如果企業沒有質量,怎么樣做宣傳,股市都不會上去。 厲以寧表示,中國的股市前景是看好的,但是不等于股市沒有波動,股市的波動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受到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 李德水 國家統計局原局長 不能再盲目地鋪攤子 〖經濟增長率年均7%〗“十二五”看質量不看速度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長率年均7%。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中國經濟到了“十二五”就沒勁了呢?不是。如果按照過去那么干,10%都是可能的,為什么要強調這個7%呢?我的理解,這就是體現了“十二五”期間我們要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上面來,要把發展和所得的成果更多地用到民生上來的這種堅定的決心。 “7%”標志著“十二五”期間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過量消耗資源為代價來換取高速增長,不能再盲目地鋪攤子,要防止在地方上把“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層層加碼的現象,要把“十二五”規劃落到實處。不追求高速度不等于可以輕松一些、可以偷懶一些,絕不是這樣。相反,堅持科學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建設“兩型社會”,需要我們下更大的苦工夫,做更深入、更艱苦的工作才能夠做到。 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過量消耗資源為代價來換取高速增長,不能再盲目地鋪攤子。 〖擴大內需〗 主攻方向是農村 擴大內需的主攻方向是農村。在過去十年中,我國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是進一步拉大的。中國農村戶籍人口8億多,他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比較低下,當然這也正是我們增加消費、擴大內需的潛力所在。深化農村改革,努力轉變我國的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發展方式,我們更多的看到大家提到的是工業、二產,其實一產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相當繁重。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大任務。 在歷史上每當緊要的關頭,我們黨都會把目光投向農村,農村成為中國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成為開啟未來的一把鑰匙。大革命時期,毛澤東去農村找到了革命的基礎;改革開放開始的時候,鄧小平也在農村找到了發展的源泉;在發生全球金融危機的今天,我們要著力擴大內需,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同樣需要到農村去尋找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動力。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 陳錫文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城鄉差距將停止擴大 〖農民收入增長〗“十二五”期間或現拐點 我相信“十二五”時期中央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應對城鄉差距,所以“十二五”期間農民的收入增長可能會出現一個拐點,就是城鄉差距從擴大到停止擴大,農民和城鎮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逐漸縮小。 這些年來,中央所采取的一系列支持農民增收的政策是有效的,比如減輕農民負擔,免收稅收,增加對農業的補貼,制定糧食的最低收購價格,大力培訓農民工的專業職業技能,保障農民工進城以后的各項權利等。 農民收入在“十一五”期間增長的狀況是相當好的。實際上,從“七五”開始一直到“十五”,這20年間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一直在擴大,從“七五”提出的1:1.86擴大到了“十五”期末的1:3.224,但“十一五”基本沒有擴大。 “十二五”期間農民的收入增長可能會出現一個拐點,就是城鄉差距從擴大到停止擴大,農民和城鎮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逐漸縮小。 〖旱情與糧食安全〗 受旱面積75%已經緩解 關于旱情對中國糧食安全生產的影響,我想講這樣三句話:第一句,一段時間以來的旱情對中國糧食生產一定會有影響;第二句,這種影響不是太大;第三句,經過努力,當然我們也希望氣候能好轉。這種情況下這些不利因素有可能被克服甚至消除。 第二,受災是局部地區,主要集中在八個省份,是我國小麥的主產區。但是在這八個省份中,受旱最嚴重時受旱面積占全國冬小麥總面積的1/3,同時,冬小麥總產量不到全年總產量的1/4,這兩個數字一乘就是1/12。中央財政為這次抗旱,對這八個省份撥付了129億元,已經到位,再加上這中間有三次雨水的降臨,也幫了大忙。到3月2日,這八個省份的受旱面積已經減少到了2800萬畝左右。也就是說,春節以后受旱面積的75%已經緩解了。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