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官莊鎮 打造花木經濟型生態鄉鎮
摘要: 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吳曉豹日前,筆者走進汝南縣東官莊鎮宋屯村看到村里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種植戶、移栽工人和遠道而來的收購商忙碌在田間地頭,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們臉上。東官莊鎮花木種植基地以宋屯村為
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吳曉豹
日前,筆者走進汝南縣東官莊鎮宋屯村看到村里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種植戶、移栽工人和遠道而來的收購商忙碌在田間地頭,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們臉上。
東官莊鎮花木種植基地以宋屯村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8個村的花木種植,花木品種多達上百種,以雪松、廣玉蘭、法桐、桂花和石楠等為主。目前,該鎮花木種植面積15000畝,種植面積超過50畝的花木場120個,花卉苗木生產專業戶1000戶,年產雪松、廣玉蘭等花木1000萬株,花木年產值達上億元,帶動花木產銷經紀人近400人,解決了該鎮5000多名勞動力就業。種植花木不僅提高了該鎮的綠化覆蓋面積,而且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村民們高興地說,花木移栽旺季時,每個移栽工人一天能賺300元~600元。筆者了解到,種植戶種植7年~8年的雪松林,每畝就能賣15萬元,再加上幼苗的交易買賣,切切實實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對鄉鎮提出了新的任務和挑戰,該鎮黨委、鎮政府充分認識到,只有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搞好生態建設,才能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保持發展后勁,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進一步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該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生態鄉鎮的創建工作,堅持以特色和亮點為目標,創建以花木經濟作物為特色的生態鄉鎮。如今,該鎮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木之鄉”。
近年來,為吸引農民種植花木,該鎮累計幫助群眾聯系銀行貸款等扶持資金500余萬元,為農民群眾購買花木種子,免費發放到農民群眾手中。由政府出資,定期邀請花木種植專家開辦花木種植培訓班,為農民群眾提供學習種植和養護花木技術的環境。同時,成立花木種植養護辦公室,聘請技術人員長期為農民群眾進行種植指導,消除了農民群眾的后顧之憂。
該鎮成立考察團,外出考察花木種植,并聯系收購商,為農民群眾提供產銷保障鏈。近年來,該鎮成功吸引外商在七十二泉林場建設高科技示范園區,投資3500萬元的河南綠通花木有限公司的落戶讓該鎮花木種植戶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該鎮負責人介紹,花木改變了東官莊鎮,不單是生態環境,還有第三產業的發展,而恰恰是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該鎮生態環境的改善。
促進了與外界的經濟、文化及其他的交流。該鎮通過活躍在全國各地的花木經紀人,實現了內引外聯、跨域銷售。先后在北京、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建立了聯絡點。同時,建立了網上信息平臺,實現信息查詢、制作發布和網上交易,擴大了花木流通領域。
促進了運輸業的發展。大量的花木交易需要各種車輛的運輸,近年來,該鎮已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物流圈。目前,該鎮擁有24家運輸基地,其中擁有20輛以上大型貨車的運輸基地就有13家,輻射帶動了近700名司機就業,造就了幾十位花木運輸界的農民老板。該鎮負責人介紹,運輸業的發展是在花木經濟林的帶動下而興起的,并隨著花木種植面積的擴大而不斷壯大。
帶動農民群眾就地就業。據業內人士分析,種植戶當屬花木經濟的第一受益人,而5000多名花木移栽工人應屬花木經濟的第二受益人,還有流動于各地的400名花木經紀人當屬第三受益人,第四受益人當屬該鎮當地的運輸從業者,這種“產、供、銷、運”一條龍式的花木經濟模式,使得60%的農民群眾受益,花木產業已經成為該鎮的支柱型產業,是農民增收的最大動力。
該鎮經濟實力依靠花木種植快速增長,切實鼓起了農民朋友的錢袋子,促使花木種植面積的進一步擴大,促進該鎮全面建設生態鄉鎮的進程,逐漸形成了花木經濟型生態鄉鎮的產業鏈,這是該鎮創建特色生態鄉鎮的無形成果。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