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科技照亮農民增收路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胡軍華 劉軍平)“自從村里成立了雙孢菇科技服務社,進料、栽培、銷售,全不用咱菇農操心。去年我一個棚掙了七八萬,這不,我正在抓緊時間備料,我這兩個棚收入20萬沒問題。”6
本報訊 (通訊員 胡軍華 劉軍平)“自從村里成立了雙孢菇科技服務社,進料、栽培、銷售,全不用咱菇農操心。去年我一個棚掙了七八萬,這不,我正在抓緊時間備料,我這兩個棚收入20萬沒問題。”
以前,道莊村也有栽培雙孢菇的傳統,但存在技術難點,銷售網絡沒有形成,生產規模不大。2005年,縣里了解這種情況后,根據廣大農戶對科學技術和市場信息的需求,成立了西平縣食用菌生產科技服務社,在道莊村成立了雙孢菇生產科技服務社。服務社專家對菇農進行技術指導,為他們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在科技服務社的幫助下,道莊村雙孢菇生產迅速發展起來。嘗到科技服務社甜頭的,不只是道莊村的菇農,據西平縣科技局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縣已涌現出柏亭養豬科技服務社、盆堯農業設施科技服務社、宋集華康鴨飼養科技服務社、呂店長毛兔飼養科技服務社等10多個科技服務社,活躍在全縣種、養、加等多個領域,為2萬多農戶提供科技服務,每年為農民增收近億元。
科技服務社引進或聘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和本地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能手,以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的方式,為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同時,科技服務社積極拓寬服務領域,架起農戶與市場、企業之間的橋梁,統一銷售農產品,降低了生產風險。如今,科技服務社己成為新技術推廣、新成果轉化、培訓農民群眾的前沿陣地。
呂店鄉長毛兔飼養科技服務社成立后,通過開展廣播電視專題講座,定期舉辦長毛兔、肉兔飼養培訓班,選派技術員到飼養戶家進行巡訪等形式,有效提高了飼養戶的科學飼養能力。目前,該鄉長毛兔存欄近百萬只,養兔大戶1000余戶家,年兔毛交易量2000噸,成為全國聞名的兔毛大市場之一。
盆堯鄉在山東省壽光縣“蔬菜大王”王樂義指導下,成立了日光溫棚科技服務社。在服務社的幫助下,該鄉注冊了“盆堯”牌蔬菜商標,并成為河南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如今,全鄉共發展日光溫棚314座,年產無公害蔬菜3000噸,產值600多萬元。
正像西平縣農業局局長蔡新亭總結的那樣:科技服務社不僅使特色農業擴大了生產規模、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意識,它將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