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 管樹 愛樹
摘要: 周繁真當前,正是植樹造林的黃金季節,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也即將到來,各地不少干部群眾都要參加到義務植樹活動中去。毫無疑問,設立植樹節和參加義務植樹活動,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但一些人對植樹節和參加植樹活
周繁真
當前,正是植樹造林的黃金季節,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也即將到來,各地不少干部群眾都要參加到義務植樹活動中去。毫無疑問,設立植樹節和參加義務植樹活動,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但一些人對植樹節和參加植樹活動的意義理解不夠,一些地方組織植樹活動流于形式,植樹而不管樹,從而使這個特殊的節日和特殊的活動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種樹就像育人,它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才能得以體現。一棵樹苗長成參天大樹,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需要我們精心培植和管護。一些地方年年植樹不見樹,樹木成活率低,個中原因雖然復雜,但義務植樹與植樹責任脫鉤,栽與管脫節,不能說不是關鍵所在。由于植樹只倡導義務,不落實責任,導致植栽后無人看管、造林后無人去護理、只講植樹數量、不講成活率的局面,既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又助長了玩“植數”的游戲、搞形式主義的歪風,到頭來只能應了那句老話:春栽秋黃,冬天下灶堂。
植樹造林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離不開義務,更離不開責任。這就需要堅持誰植樹、誰管護的原則,把植樹與管樹有機地結合起來,采取“誰承包、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政策,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在路旁、河灘、荒坡、山溝植樹造林,從而有效保證栽種質量,提高樹木成活率,確保植樹造林的效果。
植樹,管樹,更要愛樹,要通過植樹活動強化愛樹意識。國內外都有一些因城市建設和公路、鐵路建設為樹讓路的例子,這就是愛樹的好的范例,不惜耗費巨資為樹讓路,應該給我們一些啟示。其實,愛樹意識是一種環保意識,也是一種生態文明意識。管理、愛護每一棵樹,與植樹同樣具有意義,人人做到這一點,山會更綠,水會更清,我們的生存環境會更美好。
植樹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好事,讓所植的樹苗落地一棵,存活一棵,長大一棵,成材一棵。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用植樹的熱情來管樹,營造一個如“植樹節”一樣濃烈的“管樹”氛圍。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