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志愿之光 點亮文明之城
摘要:雷鋒車隊志愿者免費為居民維修家電。暖民心:獲得感滿滿 10年跑下來,“車上雷鋒”的成績單上滿是溫情:免費送老弱病殘孕乘車200余人次,護送1萬多名高考生準時進考場,幫人找回300多件失物、挽回200多萬元損失,幫10多位走失老人找到家。
10年來,駐馬店市雷鋒車隊志愿者協會用車輪丈量城市溫度,書寫了志愿者精神的“天中答卷”
匯聚志愿之光 點亮文明之城
記者 劉金霞
清晨的駐馬店街頭,一輛貼有“雷鋒車隊”標識的轎車緩緩停在一老舊小區門口,志愿者快步下車,小心攙扶拄著拐杖的王老先生坐上車,又轉身將輪椅折疊、固定在后備箱——這樣的場景,是“車上雷鋒”項目十年如一日的日常。
昨日,記者從駐馬店市文明辦獲悉,由市雷鋒車隊志愿者協會打造的“車上雷鋒”出行關愛文明實踐項目,成功斬獲2024年省級三類優秀項目獎。這支愛心隊伍10年間瞄準民生需求,為獨居老人、殘疾人、高考生等特殊群體保駕護航,用車輪丈量城市溫度,寫下了新時代志愿精神服務的“天中答卷”。
解民憂:成立愛心隊伍
“以前去醫院得等兒女有空,現在一通電話,‘雷鋒車’就到樓下了!”獨居老人李老太的話,道出了駐馬店不少特殊群體的心聲。作為人口大市,這里的獨居老人就醫、殘疾人出門、考生趕考曾是民生“痛點”:有的老人為買一次菜要走半個多小時,有的殘疾人因輪椅難上車只能“宅家”,高考季家長因怕孩子堵車誤考而揪著心。

駐馬店市雷鋒車隊志愿者參加文明實踐主題日活動。
“雷鋒精神不能只掛在嘴上,得幫老百姓辦實事!”10余年前,為了這份執著,駐馬店市雷鋒車隊志愿者協會會長劉廷順和幾名出租車司機,組成了最初的“車上雷鋒”隊伍。“就3輛車、5個人,先從免費送老人看病開始。”劉廷順回憶,沒想到這樁“小事”傳開后,私家車主、企業老板、退休職工紛紛加入,服務也從單一接送,拓展到失物尋找、走失老人幫扶,成了覆蓋全城的文明實踐品牌。
強根基:讓愛心“不斷檔”
能堅持10年,“車上雷鋒”靠的是“硬規矩”和“巧辦法”。協會搭起了“協會統籌+部門負責+志愿者落實”的三級管理架構,項目組管統籌、培訓組抓技能、保障組做后盾,連志愿者入門都要過“三關”:背景審查、駕駛考核、崗前培訓,確保“每輛車都讓人放心”。

愛心送考。
為了不讓服務“掉鏈子”,協會想了不少招:高考前提前招募“替補司機”,避免人手不夠;經費靠“社會捐一點、協會籌一點、政府幫一點”,保障油費、物資開支;連車輛故障、堵車這些突發情況都提前做好預案——有備用車、為志愿者買意外險、跟服務對象簽好安全協議,把風險提前消失。

雷鋒車隊志愿者免費為居民維修家電。 (資料圖片)
線上線下的“雙軌服務”讓便民變得簡單:群眾掃個碼,就能在微信公眾號預約用車、登記失物。社區廣場上,臨時服務站還義務理發、家電維修,把“愛心驛站”搬到市民家門口。
暖民心:獲得感滿滿
10年跑下來,“車上雷鋒”的成績單上滿是溫情:免費送老弱病殘孕乘車200余人次,護送1萬多名高考生準時進考場,幫人找回300多件失物、挽回200多萬元損失,幫10多位走失老人找到家。
這些事,老百姓都記在心里。10年來,協會收到百余面錦旗,有考生家長送的“愛心送考暖人心”,有老人子女送的“雷鋒精神代代傳”。項目也接連獲評“驛城區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河南省志愿服務示范項目”,成了駐馬店創文的“閃亮名片”。
志愿者也在奉獻中收獲成長。“每次把老人送到家,看他們笑著遞水,再累都值!”志愿者張師傅說。10年間,隊伍里走出了不少“駐馬店好人”“優秀志愿者”,大家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再出發:跑向更遠的未來
拿到省級榮譽后,“車上雷鋒”沒有停下腳步。接下來,協會要開發專屬APP,新增語音求助、實時評價功能;拍短視頻、開直播,講“雷鋒車”的故事,讓更多人加入;請醫生、心理專家培訓,讓志愿者既能開車,還能懂急救、會疏導;聯合政府、企業一起干,讓項目從“民間自發”變成“社會協同”,走得更穩、更遠。
從3輛車的小隊伍,到200多人的大集體;從單一的乘車服務,到多元的愛心實踐,“車上雷鋒”用10年證明:平凡人的善舉,能聚成照亮城市的光。未來,這支隊伍還會開著“雷鋒車”穿梭在天中大地,讓志愿精神溫暖更多人,為文明駐馬店建設添磚加瓦。
(本文配圖為資料圖)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