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文明鄉風“吹進”中國文明鄉風大會
摘要:在她的感召下,全村23戶人家辦了零彩禮婚事,不要彩禮要幸福蔚然成風。定章程、育紅娘 譜幸福新篇 協會制定《紅娘協會管理章程》,明確規定:不借說媒收紅包,不泄露青年信息,還要定期參加培訓。漸漸地,紅娘們從熱心人成長為多面手。
記者 許靜
“文明,讓鄉村更美好。”圍繞這一主題,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農業農村部、陜西省委、省政府共同主辦的首次中國文明鄉風大會在陜西延安召開。
西平縣盆堯鎮陳老莊村婦聯主席兼村紅娘協會會長陳春榮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代表受邀參會,把西平縣培育文明新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做法推向全國。

陳春榮參加中國文明鄉風大會(陳春榮提供)。
2023年8月,陳老莊村按照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標準、遇事敢擔當的選人標準,依托村婦聯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村級公益紅娘團隊——陳老莊村紅娘協會。如今,這支14人的公益紅娘隊伍,已成為西平鄉風文明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
協會成立以來,以“移風易俗新風尚,文明西平正能量”活動為契機,以“牽好姻緣線,共筑幸福家”為使命,引導群眾摒棄高價彩禮、攀比排場等婚俗陋習,幫助適齡青年解決婚戀難題,實現了從“要彩禮”到“要幸福”、從“單鳥獨飛”到“比翼雙飛”的美麗蛻變。在陳老莊村的示范帶動下,全縣70%的行政村建立了紅娘協會,先后舉辦“海棠為媒定三生·移風易俗樹新風”集體婚禮、騎行婚禮、集體頒證等活動。僅今年,就有236對青年喜結連理,每場婚禮節省開支從數千元到10萬元不等。這些溫馨的故事,先后被央視新聞、焦點訪談、中國文明網等主流媒體報道,讓西平經驗傳遍四方。
定“三看”標尺 樹婚戀新風
面對比彩禮、比家底的不良風氣,紅娘協會制定了“看人品、看志向、看家風”的擇偶新標準。協會聯合村中“五老”人員組成勸導隊,帶著《抵制高額彩禮承諾書》走家串戶,細算高彩禮致貧賬,講述天價彩禮致貧的教訓和簡辦婚事致富的故事,讓村民深切體會到好婚姻靠經營,不是靠彩禮撐。
此外,村里還將文明婚俗編成朗朗上口的《婚俗新風三字經》,通過村廣播傳遍每個角落。不到半年,87戶村民主動簽下承諾書,彩禮至上的舊觀念漸漸失去了市場。
建信息庫搭橋 創聯誼會牽緣
針對農村青年社交圈窄、婚戀選擇少的難題,協會摸排收集了148名創業青年、新農人、大學生的信息,建立青年信息庫。依托村文明實踐站,定期舉辦公益聯誼會,摒棄尷尬的直接相親,轉而圍繞種大棚技巧、電商創業經驗等話題,讓青年們在輕松互動中拉近距離、增進了解。
劉偉就是在這樣的聯誼會上,邂逅了從事農產品包裝設計的王萌。兩人談起如何把村里的蔬菜賣得更好時格外投緣,不久便確定了關系。如今,他們攜手發展蔬菜產業,實現了愛情與事業的雙豐收。
樹“零彩禮”榜樣 傳文明佳話
“俺三個閨女出嫁,一分彩禮沒要,三個女婿待俺老兩口比親娃還親!”62歲的村民趙愛珍成為協會重點樹立的“零彩禮”榜樣。她的故事成了活教材——不僅受邀擔任特邀紅娘,走村入戶分享經歷,還被編成三句半、快板書等廣為傳唱。如今在西平縣,低彩禮更是司空見慣,要彩禮的十分少見。
“趙大娘,心腸好,零彩禮,境界高;女婿孝,閨女笑,好日子,節節高!”這些節目每逢文藝會演必成壓軸戲,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有的還跟著學唱。趙愛珍的故事登上央視《焦點訪談》后,村里名聲遠揚,不少外村人前來取經。在她的感召下,全村23戶人家辦了零彩禮婚事,不要彩禮要幸福蔚然成風。
定章程、育紅娘 譜幸福新篇
協會制定《紅娘協會管理章程》,明確規定:不借說媒收紅包,不泄露青年信息,還要定期參加培訓。每月一次的紅娘培訓會雷打不動,邀請專家講授婚姻經營、鄉村振興政策、家風建設等知識。漸漸地,紅娘們從熱心人成長為多面手。
她們是婚戀顧問,成功化解15起夫妻矛盾;是創業導師,幫助陳藝和陳夢麗將準備的彩禮錢轉化為2畝草莓園的啟動資金,如今年收入5萬多元;同時,她們還是家風觀察員,引導新婚夫婦尊老愛幼、團結鄰里、勤儉持家。
文明鄉風如一首優美而悠長的歌,回蕩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后,西平縣將繼續突出思想引領,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堅持久久為功,持續深化移風易俗;注重以文化人,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增強責任擔當,形成文明鄉風建設強大合力,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讓文明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