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深化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紀實
摘要:數字是最好的證明:至目前,我市依托全市10個文明實踐中心、205個文明實踐所和2900個文明實踐站,累計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300余場,組織“豫見理響”宣講活動60余場,累計覆蓋青年5000余人次;
文明新風潤天中
——我市深化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紀實
記者 許偉
深秋時節,走進西平縣盆堯鎮陳老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的熱鬧場景令人眼前一亮。二樓活動室內,公益紅娘陳春榮正在為村里的年輕人牽線搭橋;一樓的農家書屋里,十幾位村民專注地聽著農業專家講解小麥播種管理技術;而隔壁的村民大食堂,工作人員正在為晚上的“新風宴”忙碌準備著。
“一站多能”的文明實踐陣地,正是駐馬店市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年以來,駐馬店市創新工作方法,通過陣地融合、榜樣引領、文化浸潤、制度創新等多維度發力,讓文明新風吹遍天中大地。
陣地融合: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清晨的陽光灑在確山縣李新店鎮王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廣場上,65歲的村民老張早早來到這里的老年食堂吃早餐。“一碗稀飯、兩個包子,只要兩塊錢。”張大爺笑著說,“這里還是我們老年人活動的地方,下棋、看書、聽戲,天天都熱鬧。”
這個看似普通的實踐站,實則內藏乾坤。王樓村委負責人介紹,這里融合了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兒童之家、移風易俗大講堂、農家書屋等功能。“白天是老人們活動場所,下午四點半后成為留守兒童等候家長的‘港灣’,晚上則變身為政策宣講課堂。”
資源整合帶來的效益顯而易見。
在西平縣出山鎮牛昌村,實踐站內的“山味書屋”不僅藏書5000余冊,還專門開辟了“技能培訓角”。一位參加技能培訓的農戶表示:“在這里學到了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在實際生產中解決了不少的難題。”
最體現駐馬店創新智慧的,要數“老年食堂+新風宴廳”的運營模式。在西平縣楊莊鄉馬樓村,中午時分,老人們陸續來到“幸福食堂”就餐。而同一空間,在遇到村民辦紅白事時,則變身為“新風宴廳”,嚴格執行飯菜標準。
“以前村民辦酒席講究排場,現在大家都認可了簡約新風。”馬樓村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村里已在“新風宴廳”簡辦紅白事23場,平均每場節約費用8000多元。
榜樣引領:
讓正能量成為鄉村主旋律
秋日的午后,確山縣雙河鎮大徐村的廣場上座無虛席。中國好人張大生正在用接地氣的方言講述著喪事簡辦的故事。“對老人家生前孝順比走后大操大辦更重要……”樸實的語言引得在場村民頻頻點頭。
這樣的“好人宣講”在駐馬店已形成品牌。確山縣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該縣利用“百姓名嘴”“好人宣講團”組建的“文明輕騎兵”,常年奔走在田間地頭講述文明故事。如今,該縣移風易俗“好人宣講團”已有15名固定成員,他們都是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榜樣。“今年以來,已開展宣講187場,覆蓋群眾3.2萬人次。”
榜樣力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鄉風民風。在汝南縣三橋鎮,“鄉村光榮榜”的評選與發布已成為當地的重要活動。至目前,該鎮各行政村已評選“好媳婦”“好公婆”“好丈夫”“返鄉創業好青年”等先進典型70余名,成為鄉風文明的引航標。
西平縣的榜樣評選更是形成了體系。該縣每個行政村不僅評選“好媳婦”“好婆婆”,還創新推出了“室有書香、家有賢香、院有花香、戶有果香”“四香”家庭評選。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多元化的評選,讓每個家庭都能找到學習的榜樣。至目前,全縣各行政村已累計評選各類先進典型3.68萬人次。”
文化浸潤:
用文藝形式傳遞文明理念
夜幕降臨,驛城區香山街道楊樓村的文化廣場上燈火通明。村民們自帶小板凳,等待著文藝演出的開始。節目單上,小品《巧勸娘》格外引人注目。
“彩禮要那么多干啥?小兩口過得幸福才最重要……”舞臺上,演員用生動的表演展現著新時代的婚戀觀;舞臺下,村民時而哄堂大笑,時而認真沉思。
用文藝形式傳遞文明理念,是駐馬店推進移風易俗的一大創新。確山縣文聯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組織文藝工作者創作了20多個移風易俗主題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既接地氣,又有教育意義。”
在西平縣出山鎮牛昌村,“新風劇場”已成為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村民自編自演的小品《懶漢脫貧》《媒婆嫁女》等節目,不僅在本村演出,還到周邊村鎮巡演。
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也為移風易俗注入了新活力。我市積極開展“中原舞翩躚”“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盛世梨園我來唱”“行走是吾鄉”等十大群眾文化活動300余場,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上蔡縣創新舉辦的“中原村BA”籃球賽,自今年4月份開賽以來,已成功舉辦95場比賽,線上、線下觀眾累計超3000萬人次。
“現在村里打牌的少了,看球賽、打籃球的多了。”上蔡縣文明辦負責人表示,賽事期間還同步開展了“文明觀眾”評選,進一步弘揚了文明新風。
制度創新:
用規范引領文明新風
在泌陽縣雙廟街鄉閻洼村的村務公開欄前,村民正在查看新修訂的村規民約。這份被村民稱為“小憲法”的村規民約,詳細規定了紅白事辦理標準:婚宴不超過20桌,每桌標準不高于300元;白事不超過3天,不請商業樂隊……
制度建設是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保障。駐馬店市文明辦工作人員表示,移風易俗不能僅靠倡導,更需制度保障。通過制度化管理,使移風易俗有章可循,逐漸改變村民的傳統觀念和行為習慣,形成文明新風尚的制度約束。
當前全市各村都修訂了村規民約,加強和規范了“一約四會”建設。通過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議事平臺,以“庭院會”“板凳會”為契機,推行《移風易俗積分制管理辦法》,將婚事新辦、孝老愛親等善行義舉都轉化為積分,進而內化為日常行為。
積分制管理激發了群眾參與熱情。在驛城區老河鄉西趙崗村,村民孫大娘家門口的“文明積分”牌格外醒目。“參加環境整治積2分,簡辦孫子滿月酒積5分,現在已積累了32分。”孫大娘說。
“積分制讓文明行為有了具體標準。”西趙崗村黨支部負責人介紹,自推行積分制以來,村民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全村大操大辦現象減少了很多。
全市立足實際組建的302個紅白事宜勸導隊,也成為移風易俗的重要力量。這些勸導隊成員多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退休干部,他們用情用心勸導,讓移風易俗工作既有了力度,更有了溫度。
婚喪改革:
破舊立新見實效
金秋十月,驛城區皇家驛站景區內,20對新人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婚禮。沒有豪華車隊,沒有天價彩禮,有的只是親朋好友的真誠祝福和獨具特色的傳統儀式。
驛城區連續三年在皇家驛站舉辦古典集體婚禮。
泌陽縣在花園街道生態和園景區舉辦的集體婚禮,有28對新人參加。“我們不是簡單禁止,而是通過示范引領,讓群眾看到簡約婚禮同樣溫馨浪漫。”泌陽縣民政局負責人表示,截至2025年5月,全縣行政村完成村規民約修訂,紅白事平均花費下降40%,群眾滿意度達92%。
喪事簡辦同樣取得顯著成效。西平縣2.3萬余名黨員干部簽訂了《移風易俗承諾書》,帶頭簡辦婚喪事宜。該縣楊莊鄉操場村黨員夏新廣母親去世時,以清茶待客,隨禮不超20元,治喪費用縮減90%,生動踐行“厚養勝于重殮,簡葬不薄親情”,為鄉風文明建設做出示范。
通過推進婚喪改革,我市農村紅白事平均支出下降明顯,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久久為功:
文明鄉風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移風易俗非一日之功。我市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注重久久為功、常抓不懈。召開全市文明鄉風建設現場推進會,各縣區進行實地觀摩交流,印發文明鄉風建設工作任務清單,對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安排。各縣區在觀摩學習中交流互鑒,共同提高,為移風易俗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動能。
數字是最好的證明:至目前,我市依托全市10個文明實踐中心、205個文明實踐所和2900個文明實踐站,累計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300余場,組織“豫見理響”宣講活動60余場,累計覆蓋青年5000余人次;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近500場次,閱讀量超8000萬。立足實際開展的“黨建帶婦建 托起半邊天”移風易俗基層行等特色活動,以及結合建黨104周年舉辦的“紅色家書分享會”及“七一”主題宣講,不斷強化著群眾的政治自覺。
更可喜的是,文明鄉風建設正在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在新蔡縣,公益紅娘協會已為全縣單身青年提供交友服務1800余人次;在確山縣,“文明輕騎兵”穿梭在田間地頭,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文明故事;在遂平縣玉山鎮,“不比樓房比書房”已成為新時尚。
“移風易俗表面改變的是行為習慣,深層重塑的是價值觀念。”駐馬店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文明鄉風建設,讓文明新風吹遍天中大地的每個角落,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從朗陵大地到洪汝河畔,從西部山區到東部平原,文明新風正悄然改變著駐馬店鄉村的面貌。實踐站里的歡聲笑語、文化廣場上的精彩演出、光榮榜上的燦爛笑容,都在訴說著同一個故事:移風易俗不僅改變了傳統陋習,更提振了農民精氣神,增強了鄉村凝聚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