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駐馬店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顯著
摘要:建立重點區域責任管理制度,對國控站點周邊2公里內污染源建立清單臺賬,實施“一點一策”和分包制、巡查制機制,全力保障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有力推進了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水平提升。
大氣治理“增藍天” 綠色發展“質更優”
——“十四五”期間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顯著


城水共融。

風光如畫。

枝頭歡歌。
提升生物多樣化保護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近日,漫步在駐馬店街頭,藍天如洗、白云如絮,令人心曠神怡,市民朋友圈里競相曬出“駐馬店藍”靚照,這是我市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直觀體現。“十四五”期間,我市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持續開展空氣質量改善行動,創新“部門聯防+科技預警+技術幫扶”機制,聚焦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生活源精準施策,形成了一套科學精準、高效協同的大氣污染治理體系。
環境空氣質量是民生幸福的底色,更是衡量一個地區高質量發展成色與后勁的關鍵標尺。“十四五”以來,全市上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省、市部署要求,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健全工作機制,以攻堅之姿、創新之策、實干之風,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性成就,為駐馬店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優,在空氣質量改善上實現“歷史性躍升”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堅持高位推動、系統謀劃,環境空氣質量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經過全市上下不懈努力,關鍵指標連年向好,藍天白云從“奢侈品”變為“常駐客”。2025年1月~10月,全市PM2.5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位居全省第二,較“十三五”末同期下降21.4%;優良天數245天,同比增加26天;重污染天數2天,同比減少5天,三項主要指標實現“兩降一升”,標志著我市大氣環境治理進入新階段。PM10、SO2、NO2、CO、O3等污染物平均濃度均居全省前列,我市9個縣有望全部實現空氣質量二級達標。區域整體環境容量得到有效提升,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是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勠力同心、奮力拼搏的結果,更是我市綠色發展轉型成效的最直接體現。
調,在結構優化調整中找準“源頭突破口”
“十四五”期間,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將結構優化調整作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在產業結構優化方面,我市先后完成華中正大、天方藥業、泌陽縣聯合板業等企業的搬遷改造升級,深入開展高新區化工園區、西平縣塑料制品企業集群等工業企業的治理能力提升專項整治,推動產業集群規范化、綠色化發展。依法依規推進河南駿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17臺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的徹底拆除,并完成37家落后低效產能企業的淘汰退出,從源頭上大幅削減了污染物排放總量。
在能源結構清潔化方面,我市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大力拓展清潔能源應用場景。全市煤炭消費量持續下降,新增集中供熱面積740萬平方米,有效減少了散煤燃燒污染。圓滿完成20.2萬戶“雙替代”供暖改造,惠及廣大農村居民。積極推動農業領域能源革命,目前全市累計完成17家食用菌企業“雙改”和1500座煙葉烤房“電代煤”。同時,動態調整市中心城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全市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500萬千瓦,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加速構建。
在運輸結構綠色化方面,我市著力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推動貨物運輸向更節能、更環保的方式轉變。積極推進“公轉鐵”“海鐵聯運”,鼓勵大宗貨物優先采用鐵路運輸。“十四五”期間,馬莊鐵路物流園鐵路專用線建成投用豫龍同力水泥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全面恢復啟用,運輸效率提升,排放顯著降低。創新聯合寧波舟山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打造“舟山港號”鐵海聯運班列,打開了通往沿海港口的新通道。為緩解城區交通壓力與污染,國道230正陽縣城區繞城改建、國道107駐馬店境東移改建等城市環線項目加快推進。同時,我市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充分發揮市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2024年全市新增新能源車輛超過2萬輛,綠色出行蔚然成風。
升,在治理能力現代化上鍛造“科技新引擎”
“十四五”期間,我市聚焦大氣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向科技要效能,向管理要空間,全面提升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水平。
智慧監管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我市科學謀劃,建成并完善了市、縣、鄉三級貫通的大氣污染智慧監管平臺和指揮調度體系,整合氣象數據、藍天衛士、在線監測、周邊形勢等多源信息,實現“一圖統覽、一網統管”體系。構建了覆蓋全域的空氣自動監測網絡,包括4個國控站點、20個省控站點、182個鄉鎮(街道)站點,以及97個空氣微型站點。持續開展道路積塵負荷走航監測,科學指導保潔作業。在餐飲油煙監管領域,我市推進大中型餐飲單位安裝油煙在線監測設施,建成油煙在線監控平臺11個,完成1330家餐飲企業在線監測設施安裝并聯網,實現了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這套“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全天候推送高值熱點和突出問題,有效支撐了大氣污染的精準溯源、靶向施治,切實把數據“勢能”轉化為治理“效能”。
工業污染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聚焦重點行業實施深度治理,我市以水泥、磚瓦窯、電力等行業為重點,全面提升污染物治理設施、有組織排放管控、無組織排放管控和在線監控設施運行管理水平。加快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按照“可替盡替、應代盡代”原則,積極推進涉VOCs企業原輔材料替代。目前,全市累計完成139家企業低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替代。持續加大無組織排放整治力度,全市7家涉及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的企業已全部按時完成相關任務。積極指導涉VOCs企業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確保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目前,全市累計完成24家企業VOCs廢氣有組織、無組織綜合治理。
精準幫扶與科學應對機制日益完善。創新實施工業企業常態化幫扶機制,我市深入開展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工作。定期邀請行業專家開展技術培訓,組織企業負責人向治理水平高的同行對標學習,讓企業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目前,全市已培育績效分級A級企業8家、B級企業55家、績效引領性企業9家,這些環保“優等生”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可享受差異化管控政策,樹立了正向激勵的標桿。同時,規范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流程,對列入應急減排清單的涉氣企業全部制定“一廠一策”差異化管控措施,避免“一刀切”。建立重點區域責任管理制度,對國控站點周邊2公里內污染源建立清單臺賬,實施“一點一策”和分包制、巡查制機制,全力保障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有力推進了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水平提升。
韌,在應對結構性挑戰中謀劃“長遠新篇章”
從攻堅克難的“負重前行”到藍天常駐的“歲月靜好”,一項項務實舉措,一組組亮眼數據,一個個技術突破,共同鑄就了“十四五”期間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輝煌篇章。這些成果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幸福感,也為我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夯實了“穩”的基底、積蓄了“進”的動能、塑造了“新”的優勢,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展望未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繼續堅定不移深化結構優化,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全力推進洪汝河復航工程,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提升清潔運輸比例。在鞏固“十四五”規劃治理成果的基礎上,研究謀劃更深層次的結構調整、更有效的減排路徑和更現代化的治理體系,為實現更高水平的藍天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