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駐馬店日報社發起的全城溫情接力
摘要:駐馬店日報社多位員工共同認購了600多斤秋月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希望”帶貨。隨著徐永威校長的這筆大訂單落地,李玲的6萬斤滯銷秋月梨宣告基本賣完。這不僅僅是一場助農接力,更是一次媒體力量與社會溫情的生動寫照。
6萬斤秋月梨的“愛心奇跡”
——一場由駐馬店日報社發起的全城溫情接力
駐馬店網訊(記者 栗晨曦 )連日陰雨,泥濘困住了6萬斤秋月梨,也幾乎澆滅了新農人李玲心頭的希望。這片梨園,是她放棄城市生活、返鄉創業的根基,更是她帶領鄉親共同致富的夢想所在。然而,豐收的喜悅剛上心頭,滯銷的陰影已隨秋雨蔓延——數萬斤品質上乘的秋月梨,正面臨爛在地里的危機。
絕望與希望:一條報道引發的全城總動員
轉機,始于一家媒體的敏銳與擔當。10月8日,駐馬店日報社領導得知李玲的困境后,立即安排記者進行實地采訪,隨后駐馬店日報社融媒體旗下視頻號、抖音、微信公眾號、微博、今日駐馬店客戶端、駐馬店網全平臺聯動,發起了愛心助農報道。報道一經推出,瞬間點燃了整座城市的愛心。

梨園里,大伙兒干勁十足,爭分奪秒地采摘著。
大量訂單涌來,其中不乏購買上萬斤的大單。愛心人士、企業、單位紛紛伸出援手,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愛心采購活動在全城迅速啟動。短短幾天內,滯銷的6萬斤秋月梨就基本售完。數字背后,是駐馬店人用實際行動鑄就的城市溫度。
角色升華:從“記錄者”到“擺渡人”的媒體擔當
在這場愛心接力中,駐馬店日報社的記者和編輯們完成了從“報道者”到“行動者”的角色升華。他們不僅是故事的講述者,更成為助農的“擺渡人”。駐馬店日報社多位員工共同認購了600多斤秋月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希望”帶貨。
“得知李玲的6萬斤梨即將賣完,大家都不禁松了一口氣。”一位參與其中的記者表示。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采購,更是對一位農民夢想的守護,是對鄉村振興信念的有力支撐。
愛心的高光時刻:一位校長與1萬個梨的溫情傳遞

愛心人士紛紛來梨園購梨。
10月12日,愛心人士、新蔡縣育英高中校長徐永威在看到報道后,冒雨驅車專程趕往梨園,當場購買了1萬個梨(約6000斤)。他的初衷簡單而純粹:既想幫助這位創業的年輕人,也想讓全校學生嘗嘗這份家鄉的甜蜜。

新蔡縣育英高中校長徐永威購買1萬個“愛心梨”,請全校學生免費吃。
10月13日,新蔡縣育英高中的全校學生都品嘗到了這份來自校長的特別禮物。一顆顆清甜的秋月梨,此刻已不僅是水果,更成為一堂生動的愛心教育課,將社會責任與互助精神的種子播撒在年輕學子的心中。
錦旗與收官:見證一座城市的凝聚力
10月14日,帶著無盡的感激,新農人李玲將印有“融媒擔當 助農情深、排憂解難 真情助農”金色大字的錦旗送到了駐馬店日報社。
隨著徐永威校長的這筆大訂單落地,李玲的6萬斤滯銷秋月梨宣告基本賣完。這場由媒體點燃、全城接力的助農行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不僅僅是一場助農接力,更是一次媒體力量與社會溫情的生動寫照。它用事實昭示:當媒體的擔當與社會的善意相遇,便能匯聚成排憂解難的磅礴力量,穩穩托起每一個平凡而珍貴的夢想。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