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全省第一”,為何是新鄭?
摘要:奮進新征程,新鄭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通訊員 梁麗英 劉象乾
縣域發展的“天花板”有多高?答案藏在一份報告里。
近日,2025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布,全國百強縣市多項榜單一并揭曉。

在諸多榜單上,新鄭都赫然在列。其中,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躍升至第35位,在全省入圍縣市中居第一。這也是新鄭市在此榜單上連續15年名列全省第一。
“綜合實力比拼的不光是經濟指標,還有創新驅動、生態環境、城鄉發展、社會和諧等多個維度,與單科競賽不同,這好比期末總評,要看綜合成績。”經濟領域知名專家宋向清分析稱,“新鄭憑的就是綜合實力。”

攀高向強,爭先進位,靠的是不懈努力、久久為功。特別是近些年,新鄭市確立了“1136”工作布局,明確“融入大鄭州、建設新故里、沖入三十強”發展思路,錨定建設全國一流現代化臨空名市目標,以競進狀態、拼搶姿態全力以赴拼經濟促發展,躋身“千億縣”指日可待,持續當好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
這個“全省第一”,為何總是新鄭?從三個切面可窺端倪。
切面一:招大引強
招商引資是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突破口。新的發展周期,尤其需要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區域發展。
“新鄭是通過招商引資成長起來的城市。”新鄭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立足新的發展階段,更加需要招大引強、做大增量,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打造招商“強磁場”,激活發展新引擎。近年來,新鄭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立足現代食品、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兩主一新”產業定位,扎實開展特色載體招商、產業生態鏈招商、場景招商,精準靶向“大招商、招大商”,切實提升經濟發展能級。

2025年是新鄭市招商引資突破年。從春到夏,再到秋,新鄭招商團隊步履不停,南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招商推介、共謀合作。
放在時間軸線上審視,更能看清新鄭在招商引資求突破上的一路奔忙。
3月30日,鄭州,黃帝故里產業發展經貿洽談大會上,20個產業項目簽約。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連年成功舉辦,新鄭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拜祖圣地、心靈故鄉和精神家園。根親文化也成為新鄭招商引資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新鄭不僅能找到心靈歸宿,也能找到新的發展機遇。”簽約企業代表深有感觸。
5月16日,“投資新鄭·共贏未來”新鄭市招商推介活動辦到了深圳南山,通過“對標學習+精準對接”模式,成功吸引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簽約。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新鄭者得中原。”粵商代表深以為然。
7月10日,“智造新鄭·鏈動杭州”新鄭市招商推介活動來到了杭州,簽約七大項目。
“從中部崛起的戰略縱深看,新鄭恰是浙商布局中原的最佳跳板。”浙商代表表示。
9月12日,“泉系新鄭·絲路共贏”新鄭市招商推介活動走進福建泉州,鞏固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尋商機、謀項目,特聘12位在業內有影響力的人士擔任新鄭市“招商大使”,續寫新鄭與閩商雙向奔赴新篇章。

在河南縣域經濟發展中,“八萬閩商闖新鄭”是一道獨特現象。
“世界沒有遠方,新鄭便是故鄉。新鄭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優越的區位交通、雄厚的產業基礎、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國內外客商投資中原的優選地。”閩商代表廖旺生直抒己見。
今年以來,通過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動,新鄭市對接招商線索831條,簽約項目43個,金額474.16億元。其中,招引中佳匯智能裝備制造、中郵永和春、佳海臨空智能制造產業園、鄭新臨空食品產業園等超10億元項目11個,招引金萬達智能制造、多倫智能制造、年產3萬組動力電池等超5億元項目10個,一大批好項目、大項目為新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智造能級增添強引擎。
招大引強,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鏈”上新鄭。
切面二:強鏈壯群
產業興,則縣域強。
深入實施“工業立市、制造強市”建設,新鄭市重塑了現代食品、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兩主一新”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拼出高質量發展新活力、新圖景。
在新鄭,車的故事穿越古今。
新鄭與車馬淵源極深。歷史文獻中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制舟車之記載,鄭國車馬坑也生動展現了2400多年前東周時期高超的造車工藝。時至今日,汽車零部件產業在新鄭乘勢勃興,“鏈”出新“汽”勢。
近期,位于薛店鎮的威博達年產40萬套汽車智慧操控臺基座智能制造項目已順利投產。
“無論行業光景好壞,總有市場機會。我們是‘兩條腿’走路,精密自動化沖壓模具和金屬結構件都能研發生產,為各大整車廠配套。”威博達(鄭州)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建輝言語中透著急切,“訂單接連不斷,早投產,機器設備一響,心里就不慌了。”
“所當乘者勢也”。河南省提出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現代食品等7大萬億級產業集群,鄭州發力建設全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新鄭順勢而為,融鄭融港,把產業“小集群”嵌入區域產業“大集群”,彼此同頻共振、鏈式發展。
威博達(鄭州)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沖壓產品配套給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鄭州福沐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汽車座椅發泡件專供比亞迪鄭州工廠;鄭州定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則主要為宇通客車生產車體配件。

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只是新鄭培育壯大裝備制造業的縮影。目前,新鄭已集聚運達造紙設備、恒天銅業、萊茵汽車、恒天特種電纜等裝備制造規上企業46家。
運達造紙設備的鼓式碎漿機、鏈板輸送機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5%,恒天銅業的新能源汽車高精度銅合金、高強高導新材料導體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2%,龍翔電氣的非晶變壓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越來越多“新鄭智造”進入中高端、成為關鍵環。
“食在新鄭,味在新鄭”。現代食品產業挺起“新鄭力量”。

人人利、閩盛食品的“一塊面包”搶占新賽道,好想你的“一顆紅棗”演繹“新質之變”,白象食品的“一碗面”散發“國貨之光”,烹小鮮的“一袋料包”闖出細分領域大市場……目前,新鄭市培育各類食品企業200余家,貢獻了全國市場25%的棗制品、20%的方便食品,招引友臣、兩口子食品、宜頂烘焙等企業入駐,延長新鄭食品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供應鏈。
黃帝是醫家之祖。黃帝故里新鄭不光有食養健康,更有醫藥健康。“鏈式”布局,生物醫藥賽道崛起“新鄭板塊”。

依托潤弘制藥、遂成藥業等龍頭企業,新鄭市在化學制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醫療包裝等領域不斷突破。目前,新鄭是河南省醫藥企業最多的縣(市),也是全國最大的醫用水針劑生產基地。
產業發展離不開載體平臺。近年來,按照“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理念,新鄭市謀劃建設特鋼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表面處理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九大專業園區,推動產業鏈式發展和高效集約布局。
距離京港澳高速雙鶴湖站不遠,鄭新臨空食品產業園已拔地而起。這個園區由國內烘焙食品行業龍頭企業友臣集團投資運營,總投資22億元,主要入駐食品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
“僅僅幾個月時間,一期7棟廠房已封頂,這是我們幾大生產基地中建設速度最快的。”友臣集團基建負責人游敏文此前在全國多地輾轉建園區,“我們算過賬,新鄭食品產業集聚,交通區位優越,每立方米貨物運輸成本比友臣其他生產基地節省幾十元;園區建的是高標準自動化生產線,統一采購原材料,入園企業的成本還將大幅降低。”

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與鄭州華南城相接,佳海臨空智能制造產業園、中佳匯智能裝備產業園比鄰而立,建設場景如火如荼。
“一期工程今年5月8日開工,就這四五個月時間,14棟廠房主體結構馬上封頂。”佳海產業發展集團鄭州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凡介紹,園區總投資14億元,公司招商人員長期駐扎長三角、珠三角以商招商,致力把產業園打造成新材料、智能裝備、中試成果轉化、生產企業總部于一體的都市型產業集聚地。
產業發展,襲古盈新;黃帝故里,“鏈”贏未來。
切面三:優化環境
拼發展,拼的是環境。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之城,正是新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破題之眼”。
善營商,方能“贏商”。“創二代”、遂成藥業董事長周紅建至今難忘那一幕——2025年新鄭市“新春第一會”(全市三級干部會議),他和新鄭其他19位企業家坐上了主席臺。
“對我來說,這是頭一遭,也是頭一坐,足見新鄭尊企重企親企。”周紅建表示,政府各部門入企多是了解困難和提供服務的,企業更多精力用在技術研發、生產經營和規劃發展上。
不光本地企業家有感,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也對新鄭發展環境贊不絕口。

從浙江第一鎮到中原第一鎮,溫州樂清柳市鎮人馮如贊在龍湖鎮華南城專營氣動配件,一年銷售幾千萬元。“新鄭人熱情好客,交通區位便捷,市場空間廣,整體發展環境好。”馮如贊把新鄭當作福地,在龍湖鎮買房置業,習慣了河南的胡辣湯、燴面、手搟面。最近,他盤算著在附近的產業園購置一套三層帶院廠房,擴大經營。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新鄭市堅持以黨建引領網格化高效能治理為依托,系統推動服務從“被動響應”向“主動賦能”轉變,持續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便利高效的營商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清朗健康的網絡環境,推動社會資本“想投、敢投、放心投”。

服務群眾用心用情,服務企業精準高效。新鄭市全面推進“鄭如意”營商環境品牌建設,在全省縣市率先成立企業服務中心,創新實施“企業家懇談日”“25天企業寧靜日”“掃碼入企”和“領導干部+責任部門+金融機構”實名包保企業等制度,設立產業母基金和專項基金,率先搭建企業線上“一鍵訴求”服務平臺,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入開展“學查改·以企觀政服務企業大走訪活動”和“定制服務·與企同行大走訪活動”,“鍵對鍵”“面對面”用心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作為全省縣域經濟排頭兵,新鄭市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在全省率先開發建設公共資源交易“蓮鶴”不見面開標大廳,常態化推行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已與全國248個城市(含縣區)開展合作,參與新鄭招投標的域外企業占比八成以上。目前,新鄭擁有各類經營主體14.8萬家,總量位居全省縣(市)第一,著力推動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局面。
創新為要促發展。新鄭域內集聚25所大中專院校,近30萬在校師生。新鄭市充分發揮高校密集、人才富集這一資源優勢,持續深化拓展校地、校企合作,促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耦合,著力打造全省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區,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科量”“含綠量”,堅定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華山一條路”。近3年來,深化產學研協同、促進校企合作項目68個;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5家、科技型企業410家、鄭州市級以上研發平臺252家,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沿著高質量發展這條最優曲線、最佳路徑邁進。

時間的書頁次第掀開,發展的篇章接續更新。聚焦“兩高四著力”重大要求,新鄭市始終堅持“說了算、定了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工作標準,持續鞏固“永遠是決戰、永遠在沖刺”的奮進態勢,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在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發展,是一步接著一步的奮斗。奮進新征程,新鄭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