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佩思:從貧民之子到鐵血軍人
摘要:郝佩思沉著指揮,依托有利地形與敵人激戰1個多小時,最終擊潰日軍,炸毀碉堡,俘虜兩名日軍。同年10月,他帶領游擊隊回歸東北民主聯軍十團,郝佩思升任排長,正式開啟了他在解放戰爭中的征戰歷程。
記者 徐佳瑞 通訊員 張賢鋒
1918年,郝佩思出生于河北省魏縣六石丁村一個貧農家庭。郝佩思兄妹四人,因家境貧寒,從未有上學機會。8歲起,他便跟隨父親推獨輪車給商家拉貨,風里來雨里去,稚嫩的肩膀過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一個寒冬的傍晚,郝佩思與父親從魏縣縣城拉貨返回,連人帶車翻倒在路邊水溝。渾身濕透的父子倆穿著單薄的濕衣,凍得瑟瑟發抖,卻因貨物被浸濕遭到貨主的辱罵與拒付工錢。年幼的郝佩思看著父親受辱,攥緊拳頭立下誓言:“將來一定要給父親出這口怨氣!”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遍中國大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郝佩思目睹了同胞的苦難、家園的殘破,心中燃起對日寇的刻骨仇恨。他暗暗發誓:“若能當上八路軍,手中有槍,定與強盜血戰到底,把他們趕出中國!”民族危亡之際,個人的苦難與家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少年郝佩思的心中,已然種下了革命的火種。
1941年5月,為實現抗日救國的夢想,郝佩思毅然報名參加了抗日游擊隊,活躍于魏縣一帶,多次襲擾日軍小股部隊,繳獲槍支彈藥。不久后,游擊隊被改編為八路軍“老十團”,成為正規軍的一員,郝佩思的戰斗熱情愈發高漲。
同年8月,魏縣西部山坡上的日軍碉堡成為八路軍東進抗日根據地的障礙。郝佩思奉命帶領20多名游擊隊員拔掉這一據點。深夜,他率隊員悄悄靠近碉堡,趁哨兵不備將其制服。沖入碉堡時,山坡上的10多名日軍反撲而來。郝佩思沉著指揮,依托有利地形與敵人激戰1個多小時,最終擊潰日軍,炸毀碉堡,俘虜兩名日軍。首戰告捷,不僅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更堅定了他“敢打敢拼、能打勝仗”的信念。
1942年3月,日軍對冀南抗日根據地展開大規模“掃蕩”,實行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郝佩思帶領地方游擊隊執行拆毀沙格達公路、切斷日軍補給線的任務時,遭到數百名日軍包圍。機槍子彈如雨點般掃射,他指揮戰友依托山坡地形奮勇反擊,一人打死數名日軍,自己卻身負重傷,子彈用盡后昏迷被俘。
被俘后,日軍對郝佩思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他始終堅貞不屈,痛斥侵略者的暴行。日軍無奈,將他押往長春一座煤礦做苦工。在暗無天日的煤礦中,他并未放棄抗爭的信念。3個月后,他與同伴趁夜搭人梯翻越高墻,逃入深山老林,靠采山果維持生命。這段虎口逃生的經歷,讓他更深刻地體會到活著就要繼續戰斗的意義。
1945年8月,身體逐漸恢復的郝佩思,在茂林佳木圖一帶發動貧苦農民,組織20多人,用大刀、長矛襲擊日偽鎮公所,繳獲槍支彈藥,組建了一支抗日游擊隊。同年10月,他帶領游擊隊回歸東北民主聯軍十團,郝佩思升任排長,正式開啟了他在解放戰爭中的征戰歷程。
在東北戰場,郝佩思作戰勇敢、屢立奇功:1947年3月茂林戰斗中,他身負重傷仍掩護部隊前進,打死打傷敵軍數十名,繳獲機關炮一門,俘敵十余名,榮立一等功;同年8月大虎山戰斗,他扛著機槍沖鋒,同時搶救傷員,再立一等功;1948年2月第二次四平戰役,排長陣亡后他代理指揮,率戰士沖鋒在前,出色完成任務,三立一等功;錦州戰役中,他扛著重機槍發動沖鋒,與敵人頑強拼搏,四立一等功。從東北民主聯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四軍,郝佩思的軍功章上,鐫刻著“鐵血軍人”的忠誠與無畏。他常說:“身上的傷疤是敵人的‘紀念品’,每一道傷疤都提醒我犧牲的戰友與革命的不易。”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正在廣西剿匪的郝佩思接到命令后,義無反顧奔赴朝鮮戰場。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他帶領戰士埋伏陣地;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率全排沖鋒陷陣,浴血殺敵。3年間,他參加大小戰斗數十次,多次立功受獎,將革命精神延續到異國他鄉的戰場上。
1956年5月,郝佩思轉業到河南平輿工作,先后任縣土產公司經理、商業局總工會主席。他將戰場上的嚴謹作風帶到工作中,清正廉潔,嚴于律己,從不占公家便宜,更不徇私情。對子女,他定下家規:“不準以干部子女自居”,六個子女在他的教育下均成為國家有用之才。1985年6月離休后,他仍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用余熱溫暖社會。
2008年7月,郝佩思因病逝世,享年90歲。這位飽經戰火的老兵,用一生踐行“革命戰士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奉獻精神,留下朱德獎章、解放勛章等榮譽,更留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財富——少年抗不公、青年擔國難、中年忠革命、晚年獻余熱。
紀念抗戰勝利之際回望其事跡,既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更是傳承他“愛國、勇敢、忠誠、奉獻”的精神。英雄雖逝,精神永存,他的奮斗史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其精神將持續激勵我們珍惜和平,為民族復興奮勇前行。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