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茶都繪就“紅綠交融”富民答卷
摘要:黃運武介紹道,“目前我們公司開發有‘茶葉啤酒’、‘茶葉+食品’、‘茶葉+冰淇淋’等等,唯有拉長信陽毛尖的產業鏈條,才能讓她的綠色底色更足,讓老百姓不出門就能掙錢,讓茶農從‘一季旺’變成‘四季紅’。”
這里,孕育了壯麗的自然風光,更鑄就了偉大的大別山精神。這里,層層碧浪接云涯,綠茶凝香吐嫩芽。九月的信陽,夏末余音與初秋微涼交織,一場細雨將整座城市籠罩在云靄之間,十分迷人。
9月11日,信陽文新茶村雨后風景優美。
提起信陽,你首先想到什么?當然是茶!去哪里喝?必定是浉河區文新茶村。走在文新茶村,腳下是連綿起伏的茶畦,腰間是雨后茶香環繞。行走其間,你會真正理解何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更是“兩山”理念在信陽的綠色答卷。
從茶葉到“茶葉+” 文新茶村做對了什么?
如果你不愛喝茶或者不能喝茶,來到如今的文新茶村能干點啥?是來一杯文小新毛尖鮮奶茶,還是吃一個毛尖冰淇淋?恐怕沒有一個人能拒絕得了這樣的獨家特色。
在文新茶村的信陽毛尖旗艦店,記者見到了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黃運武。提起茶旅融合,他認為“將來有無限種可能”,“在大別山精神的紅色引領下,信陽文新茶村一直堅持‘一心一葉’的品牌方向,即一心向黨、一葉富民。把茶區變成景區、把茶園變成公園,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才是我們的展望。”黃運武介紹道,“目前我們公司開發有‘茶葉啤酒’、‘茶葉+食品’、‘茶葉+冰淇淋’等等,唯有拉長信陽毛尖的產業鏈條,才能讓她的綠色底色更足,讓老百姓不出門就能掙錢,讓茶農從‘一季旺’變成‘四季紅’。”
從民房到民宿 新集村走對了哪條路?
如果你問一位信陽人“新集村在哪里”,他可能會反問你“信陽有太多新集村,你問的是哪一個”,但能與郝堂并肩的,大概只有平橋區明港鎮的新集村。
信陽航空職業學院飛行學院大二學生王目軒使用VR圖傳技術讓新集村小學學生感受穿越機第一視角。
新集村村口,除了古香古色的村居環境,一句“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的標語格外引人注目。“我們村子沒啥地理優勢,沒山沒水,但我們在2014年改造的時候,緊扣豐富鄉村文化這一理念,逐漸打造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年輕的新集村支部委員吳金輝介紹道,“說白了,就是找回咱河南人共同的童年記憶,就像小時候割完麥子,去村頭小賣鋪買瓶汽水的那種感覺,我們把這種記憶保留下來了。”
在一個叫新集藝坊的民宿門口,記者見到了在此工作的倪萍萍,她是這個村的“土著兒媳婦”。“我是3年前從深圳辭職回來,回來的時候看到被改造后煥然一新的村子,我就知道我不用再去深圳了,家門口就有現成的好崗位等著我。”值得一提的是,新集村每戶人家都有兩個竹編的筐子,記者了解后才知道這是獨屬于新集村的垃圾分類站。“我們從10年前開始,為每家分發兩個這樣的筐,引導村民建立環保意識,在家進行垃圾分類。”吳金輝說道。
九月的信陽,仍可品嘗到明前茶的清韻,路過的每棵柿子樹、石榴樹都結滿了圓潤飽滿的果實,預示著這片以紅色精神為底色、以綠色發展為路徑的土地,必將迎來更加豐饒、幸福的明天。(劉思嘉)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