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運海:筆墨生香花草間
摘要:常運海在侍弄花草 “你看這盆雀梅,是10年前從舊貨市場淘來的,當時枝干都快枯了。常運海坐在小院的藤椅上,手里摩挲著剛寫完的“樂在其中”4個字說:“人老了,不圖啥大熱鬧,就圖身邊有花草,手里有筆墨,心里有念想。”
記者 王永良
“這株雀梅剛修剪完,要澆點水,不然明天太陽一曬就蔫了。”9月6日,市區金雀路一家屬院的一個小院里,83歲的常運海握著剪刀跟記者傳授養花經驗,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他銀白的發絲上,映得滿臉笑意格外溫暖。這個藏在家屬院里的小天地,有假山疊翠、盆景錯落,更有墨香縈繞,是常運海的“快樂園”。
常運海是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后總想著給自己找點事兒干。年輕時就愛寫寫畫畫的他,索性把家里的小院拾掇出來,一半種花草、養盆景,一半改造成小書房,這一“折騰”,就是二十多年。
常運海的小院
如今走進他的小院,抬腳便是青石板鋪的小徑,兩側擺著十多盆盆景:有的是遒勁的松柏,枝干彎出自然的弧度,像極了國畫里的寫意線條;有的是開花的茉莉,細碎的白花綴在葉間,風一吹滿院都是清香。最惹眼的是角落的假山,是他前幾年和鄰居一起用碎石頭堆的。
常運海在侍弄花草
“你看這盆雀梅,是10年前從舊貨市場淘來的,當時枝干都快枯了。我慢慢剪、細心養,現在每年春天都能開一串小黃花。”說起院子里的花草盆景,常運海打開了話匣子。他不愛買“成品”,總愛撿些別人丟棄的老樁、殘盆,回家自己琢磨造型。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先繞著小院轉兩圈,看看花草有沒有生蟲,盆景要不要修枝;傍晚吃過飯,再搬個小馬扎坐在院子里,對著花草琢磨筆畫——他總說“花草有靈性,你對它上心,它就給你添彩”。這份用心,讓小院成了家屬院里的“網紅地”,鄰居們路過總愛進來坐坐。
常運海在練習書法
除了侍弄花草,筆墨紙硯是常運海晚年生活的另一愛好。他的小書房就在小院旁,推開木門,墻上掛著幾幅書法作品,很難看出是八旬老人所寫。書桌一角堆著厚厚的宣紙,硯臺里還留著沒洗的墨痕,旁邊放著一本翻得卷了邊的《書法入門》。“退休后時間充裕了,就加入了駐馬店市天中書畫藝術研究會,跟著老師從筆畫練起。一開始握筆都抖,現在每天不寫兩頁紙,手都癢。”常運海笑著說。
家人總說他“閑不住”,可常運海卻覺得,正是這“閑不住”讓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他會把自己種的茉莉摘下來,分給鄰居泡茶;會教小區里的孩子寫毛筆字;逢年過節,還會寫些春聯送給老同事。常運海坐在小院的藤椅上,手里摩挲著剛寫完的“樂在其中”4個字說:“人老了,不圖啥大熱鬧,就圖身邊有花草,手里有筆墨,心里有念想。”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院子里的假山、盆景、筆墨,都成了這快樂晚年里最溫柔的注腳。
如今,常運海的小院依舊熱鬧:春天有花開,夏天有蟬鳴,秋天有果香,冬天有墨香。這位八旬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把晚年日子過成了一首詩,也讓旁人明白:快樂從來不分年紀,只要心里有熱愛,尋常小院里也能藏著萬千愜意。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