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思
摘要:奶奶還坐在窗欞下縫補,黃鶯踩著棗枝啼叫,驀地撲棱棱飛去時,棗花便被鳥爪蕩得簌簌飄落,悠悠地落在她面前的簸箕里。灶房里柴火旺得很,奶奶邁著小步來回忙碌,舀水時木桶撞著缸沿,和面時面團在瓦盆里發出輕響,添柴的枯枝在灶膛里“噼啪”綻開……那些聲響,是世上最安穩的調子。
□ 車 森
夏天的夜,總帶著些新舊交替的意味。先前南塘邊聒噪的蛙鳴,這幾日已稀疏下去,像被月光濾掉了大半。而上燈時分,屋里的花蚊卻陡增起來,柜臺上、燈罩上、紗帳內,嗡嗡的聲浪此起彼伏——這才是盛夏該有的稠厚滋味。
幾日沒出門了,記憶里小院后側的土路,該是楊柳絮褪盡的時節,風過處,殘絮卷著輕塵漫上來,倒有幾分“漫天雪”的模樣。遠處的麥田該綠得淌油了,一望無際地鋪向天際,成群的蝴蝶該在藍天下、小道邊翩躚,翅尖沾著新麥的清香。
那棵栽在祖父宅子南角的大棗樹,此刻也該細花滿枝了。細碎的棗花正把清香潑灑開來,灌滿整個小院。奶奶還坐在窗欞下縫補,黃鶯踩著棗枝啼叫,驀地撲棱棱飛去時,棗花便被鳥爪蕩得簌簌飄落,悠悠地落在她面前的簸箕里。陽光這會兒應該正穿過層層疊疊的棗葉,在她慈祥的眉眼間晃出細碎的金斑……這個時節,滿村滿地都是能填飽肚皮的吃食——玉米穗兒飽滿了,豆莢鼓脹了,櫻桃也紅透了。若往鄰村看電影歸來,踏著夜色,聞著遠處的狗吠,摘幾個玉米棒,在火上燎出焦香,搓出玉米粒往嘴里塞。
農忙臨近,田地該到了緊著打理的時候。村頭趙奶奶的院子定是熱鬧的——誰家要下地,把小家伙們往她院里一放,只管提著鐵鍬去,中午無論放工多晚,不需掛念孩子們會餓肚子。80多歲的趙奶奶,身子骨卻很硬朗。孩子們餓了,她便從柜子里抖出家底,有啥做啥,總能讓小家伙們捧著碗笑出聲。
隔河相望的東李莊,是我姥姥家。在每天從學堂歸來的午后,我常看見姥爺在大港灣坡上放羊,隔著河喊他,他耳朵雖背,偏能辨出我的聲音,總是笑瞇瞇地把羊群拴在柳樹上,蹚著清淺的河水走來,在我頭頂輕輕拍兩下。
想起奶奶院前的池塘,方方正正的,小時候總以為水里藏著數不清的魚兒和奇珍異寶。大人不在時,便尋根竹竿,把縫衣針捏彎做魚鉤兒,坐在塘邊消磨一下午時光。晚霞漫上來時,就仿佛披著一身金紅,安安靜靜地等——等爺爺、父親和二爺,扛著鋤頭、錛斧,牽著耕牛,慢悠悠從田埂上回來,身影被夕陽拉得很長。灶房里柴火旺得很,奶奶邁著小步來回忙碌,舀水時木桶撞著缸沿,和面時面團在瓦盆里發出輕響,添柴的枯枝在灶膛里“噼啪”綻開……那些聲響,是世上最安穩的調子。
驀地驚醒,才知是做了場長夢。我不止一次夢見村后的大竹林,微風過處竹影婆娑,月色像流水般漫下來,我獨自在園內石道上走著,心里是說不出的歡喜。夢到半截時,手中的拐杖不知怎的就掉了,貼著竹林,迎著月光,身子竟輕飄飄地飛起來——仿佛又回到少年時,恰如一場未醒的江南夢,帶著半盞月光的清潤。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