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多維育人體系鑄就青春擔當與卓越成長
摘要:這些“紙上成果”絕非束之高閣,而是通過課題模塊化拆解、論文案例化再生、數據資產化沉淀等轉化機制,從學術高臺走到育人沃土中,讓學生在知識裂變中淬煉出更強的科研能力,近三年學生署名發表論文10余篇,從“背誦知識結論”到“參與知識生產”,這種深度反哺重塑了學生的學習生態。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屈海濤)在黃淮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育人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關于理想、責任與成長的深度實踐。近年來,學院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使命,通過“產教融合深扎根、科研反哺強筋骨、學風筑基固根本、文化鑄魂定航向”的四維育人生態,構建起多維協同育人體系,書寫著應用型高校多元育才的“黃淮答卷”。
產教融合:教學創新激活發展動能
在河南省“創新驅動、科教興省”戰略引領下,黃淮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緊扣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將“扎根地方、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融入血脈。構建學院、政府、行業、企業等多主體育人機制,對接優質行業企業資源,引導學生融入實際項目實現實踐能力提升;組織博士團隊實行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參與企業項目,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學院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獲批省級教改項目6項。青年教師劉艷獲得第六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河南省課堂創新大賽二等獎、河南省教學技能競賽特等獎等獎項。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等賽事中獲得省級獎勵20余項;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國家級獎項10余項。近三年,95%的學生都持“畢業證書+職業證書”畢業,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和行業的一致好評。
科研賦能:反哺教學淬煉育人鏈環
在學院內部,科研與教學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這一理念早已深植于學科發展的基因。依托河南省重點學科、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及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優質平臺,學院構建起“科研反哺教學”的立體化通道,讓前沿研究成果源源不斷轉化為育人資源。
學院擁有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駐馬店市重點實驗室等省市級科研平臺。獲批國家基金3項,立項省部級項目30余項,五年內到賬科研經費近4000萬;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SCI、SCI、CSSCI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16部,權威出版社專著8部。這些“紙上成果”絕非束之高閣,而是通過課題模塊化拆解、論文案例化再生、數據資產化沉淀等轉化機制,從學術高臺走到育人沃土中,讓學生在知識裂變中淬煉出更強的科研能力,近三年學生署名發表論文10余篇,從“背誦知識結論”到“參與知識生產”,這種深度反哺重塑了學生的學習生態。當單向傳授讓位于師生共研的思維激蕩,當知識從生產到傳承的無縫流轉,在創造中學習,已成為經濟與管理學院育人的獨特密碼。
學風筑基:嚴管厚愛涵養育人沃土
在經濟與管理學院,“以學生為中心”不僅是墻上的鎏金大字,更是滲透到日常的治學基因。學院深諳優良學風是人才培養的根基,而根基的培育,需要制度約束的剛性與成長關懷的柔性同向發力。學院以“制度為綱、文化為魂、榜樣為旗”,構建學風建設長效機制。2025年最新修訂《學風建設實施細則》,正在嘗試以“課堂無手機、自習全覆蓋、宿舍零掛科”三零行動為突破口,重塑治學新生態。
學院將學科競賽深度嵌入學風培育體系,讓“以賽促學”成為點燃學風建設的“助推引擎”,形成“基礎夯實-能力進階-價值實現”的螺旋上升通道,在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河南省賽、金融智能投顧全國總決賽、全國高等院校數智化企業經營沙盤大賽等高水平賽事中,處處閃耀著經管學子的身影,近三年先后斬獲省級以上各類比賽300余項獎勵。


文化鑄魂:思政教育引領紅色傳承
學院堅持以文化人、以德育心,構建起“大課堂+大平臺+大實踐”三維思政育人體系,讓理想信念的燈塔照亮學子的成長航程。通過課程思政的深度融入,將大別山精神、竹溝革命傳統等本土紅色元素,轉化為《管理學》決策案例、《市場營銷》品牌策劃、《金融學》鄉村振興信貸模型等13個教學模塊,探索實施“課程思政金課孵化計劃”,通過集體備課、示范課巡講、聘任校外思政導師等方式,近三年教師獲課程思政教學競賽類獎項9項。學生提交的實踐調研作業中“服務國家戰略”“踐行社會責任”等相關選題占比從2022年41%升至2025年87%。
學院將志愿服務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組建的“紅色遵義黨史宣講團”,入選全國大學生志愿宣講團,先后深入社區、鄉村講述黨史故事會43場;多次組織學生前往竹溝革命紀念館、楊靖宇將軍故居等本地紅色資源,開展實景思政教學;組織學生志愿者攜手天中義工開展雷鋒月“愛心義捐”、“情暖福利院”等活動。當專業學習被賦予家國情懷的厚度,當個人成長融入民族復興的洪流,思政教育的種子已然在紅色傳承中生根發芽。


成果縮影:從“個性發展”到“學霸宿舍”
在黃淮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這片育人沃土上,青春之花以千姿百態灼灼綻放。2025年,學院畢業生升學質量創歷史新高,其中金融工程專業考研錄取率達22%;考公“上岸”人數比例節節攀升。近三年,先后有40余名畢業生赴海外名校深造,37人攜筆從戎參軍報國,7人投身西部計劃服務邊疆,5人選擇扎根新疆、西藏基層建功立業。
畢業生星河中,閃耀著截然不同卻同樣璀璨的光芒,這里有創作《你是人間四月天》《寫給黃淮》等作品全網播放量破百億的獨立音樂人邵帥,更有以勤勉努力全員上岸的234“學霸宿舍”的“六朵金花”,這些身影恰似一幀幀微縮膠片,在學院育人長卷上投射出“尊重個性生長,鼓勵跨界突破”理念的生動注腳。


結語:以責任為筆 書寫育人華章
經濟與管理學院以“多維育人”為筆,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墨,書寫著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奮進篇章。經濟與管理學院的育人實踐,始終在“扎根地方”的厚度與“仰望星空”的高度間尋求辯證統一,將“責任”與“成長”鐫刻在育人基因中,為學子鋪就一條通向卓越與擔當的星光大道。在這里,每一位學子都是學院育人體系的一顆星,終將點亮屬于自己的璀璨未來。
責任編輯:宋東風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