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報業“砥礪初心譜新篇 重走《拂曉報》之路”活動側記
摘要:2021年7月,拂曉報社派出采訪組,與駐馬店日報記者一起采訪了《拂曉報》創刊地竹溝;胡殿文表示,駐馬店日報社如果要修建報史館,將誠邀《拂曉報》報史館同仁前往駐馬店日報社給予指導幫助,讓一代代年輕的新聞工作者繼承先烈遺志,把黨的新聞事業發揚光大。
追尋歷史的足跡 感悟《拂曉報》精神
——河南報業“砥礪初心譜新篇 重走《拂曉報》之路”活動側記
駐馬店網訊(記者 馬國省)金秋十月,丹桂飄香,處處洋溢著收獲和希望。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河南省報業協會主辦,安徽宿州拂曉報社、河南駐馬店日報社協辦的河南報業“砥礪初心譜新篇 重走《拂曉報》之路”活動舉行。來自我省新聞戰線和拂曉報社的新聞工作者齊聚一堂,追尋歷史的足跡,感悟《拂曉報》精神,重溫老一輩革命家為黨和人民事業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共同探索交流拂曉精神的傳承與延續。
《拂曉報》創刊
1938年9月29日,《拂曉報》在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創刊,報紙是四開四版油印,初為不定期刊,后改為三日刊,彭雪楓是該報的創始人和領導人。1939年12月《拂曉報》發行100期紀念時,毛澤東發來賀信,并親筆題詞“堅持游擊戰爭”,劉少奇親筆題詞“為抗戰的正確路線而斗爭”。這些題詞給拂曉報人和新四軍全體指戰員以莫大的激勵和鼓舞。1942年元旦,《拂曉報》和中共淮北區黨委機關報《人民報》合并;1943年5月前為油印報,刻印精細,字跡工整;1946年夏出版至1000期,根據中共中央決定,改名為《雪楓報》,以紀念1944年9月在河南省夏邑縣八里莊作戰犧牲的彭雪楓將軍。

在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了解《拂曉報》的創刊歷史。
當年從竹溝出發,這份由彭雪楓將軍親自創辦并親筆題寫報名的報紙,在鉛與火的淬煉、鐵與血的洗禮中艱難成長,歷經86年的歲月洗禮,現為中共安徽宿州市委機關報。
從紅色小鎮出發
竹溝革命紀念館位于河南省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來題寫館名,是全國建立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內有革命舊址31處,文物、文獻、圖片等近千件,是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著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本次“砥礪初心譜新篇 重走《拂曉報》之路”活動從竹溝這個紅色小鎮啟程。新聞工作者來到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先后參觀了“早期革命斗爭”“開辟鄂豫皖邊區根據地”“河南抗戰的領導中心”“中原抗戰的戰略支撐點”“竹溝慘案”“奪取勝利”以及“竹溝英名”7個部分展廳內容,詳細了解被譽為“小延安”的竹溝在我黨我軍革命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刻感受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不懈努力。
感悟《拂曉報》的滄桑歷史
10月31日上午,參與活動的新聞工作者來到位于安徽宿州市拂曉報社的《拂曉報》報史館,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序廳”“初心廳”“發展廳”“輝煌廳”4個展廳。伴隨著講解員的解說,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飽含滄桑的歷史文物將大家的思緒拉入烽火硝煙的戰爭年代,仿佛置身壯烈的革命崢嶸歲月,讓在場人員深受感觸。

拂曉報社黨組書記、社長劉麗(左一)向駐馬店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胡殿文(右 一)介紹《拂曉報》報史館展品。
在《拂曉報》報史館,駐馬店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胡殿文介紹:《駐馬店日報》和《拂曉報》的結緣可以說從1986年前就開始了。1938年9月,彭雪楓在確山縣竹溝鎮創辦了《拂曉報》,之后《拂曉報》在艱苦的環境中求發展,以催人奮進的戰斗姿態出現在廣大民眾面前。《拂曉報》相繼發表了《東進誓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東進戰歌》等催人奮進、英勇抗日的好文章,號召民眾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版面展現著一股抗日殺敵的頑強意志,催人奮進。
《拂曉報》是當年我黨抗日戰爭時期華中根據地一顆抗日宣傳的璀璨明珠,書寫著黨的新聞史上一份報紙的獨特風采,在豫皖蘇邊區廣泛流傳,是抗戰期間我黨影響很大的抗日宣傳報紙。
安徽宿州拂曉報社黨組書記、社長劉麗介紹了《拂曉報》與河南駐馬店的淵源。她說,近年來,拂曉報社與河南新聞界特別是駐馬店日報社之間的交往、交流更加緊密。2021年7月,拂曉報社派出采訪組,與駐馬店日報記者一起采訪了《拂曉報》創刊地竹溝;2023年9月,《拂曉報》創刊85周年紀念活動隆重舉行,駐馬店日報社受邀派員參會,共同見證這一莊嚴時刻。

參加活動的新聞工作者在《拂曉報》報史館留影。
參觀完《拂曉報》報史館后,大家紛紛表示,報史館藏品豐富、史料眾多,讓他們深受教育,本次活動緊扣“砥礪初心譜新篇 重走《拂曉報》之路”主題,砥礪報人初心,激勵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譜寫新篇章。
胡殿文表示,駐馬店日報社如果要修建報史館,將誠邀《拂曉報》報史館同仁前往駐馬店日報社給予指導幫助,讓一代代年輕的新聞工作者繼承先烈遺志,把黨的新聞事業發揚光大。
走進紅色新聞資源寶庫
活動的最后一站來到了河南省新聞博物館,該館由河南日報社創辦,是收藏河南省新聞界歷年來的實踐資料、分享黨的紅色新聞資源的一座寶庫,也是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和黨的優良傳統教育重要陣地。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新聞工作者們循著歷史脈絡,“沉浸式”參觀了“在硝煙中誕生”“春天的故事”“大河奔流”等6大板塊的展覽,重溫新聞人的初心使命,在接受紅色精神洗禮的同時砥礪奮斗激情。

在河南省新聞博物館重溫新聞人的初心使命。
參觀結束后,在河南日報社召開了河南報業2024年黨務行政工作年會,大家踴躍發言,分享工作經驗,深入探討新聞事業的發展現狀與創新路徑,共同推動新聞事業繁榮發展。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