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鵝經濟唱響“致富歌”
摘要:同時,新蔡縣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了以萬潤家庭農場、桂柳牧業公司為“龍頭”和“鏈主”的高效白鵝養殖產業全鏈條,使白鵝養殖成為實現農民富、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
駐馬店網訊(見習記者 梅文輝 通訊員 楊琳琳)日前,記者在新蔡縣今是街道余莊村萬潤家庭農場,放眼望去,數萬只膘肥體壯的大白鵝聚集成群,叫聲此起彼伏。

新蔡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溫和,群眾素有養鵝的傳統,境內約有10萬畝的養殖水面,優越的生態環境為白鵝養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飼養的鵝品種是皖浦白鵝,最初我們是從皖南地區購買的鵝苗,成本較高,出欄量也受到溫度等因素制約。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育種孵化基地,每年至少可出欄50萬只肉鵝。”采訪中,萬潤家庭農場負責人管振興向記者介紹。
管振興所說的育種孵化基地,是新蔡縣聯合中國黃金集團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為余莊村興建的產業項目,每年可出欄皖浦白鵝約5萬只,銷往安徽等地,年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隨著恒溫孵化車間的建成,鵝苗孵化、肉鵝出欄已不受時間、季節限制,實現了全年供貨不斷檔,鵝苗、鵝毛、肉鵝都能實現利潤提升。
“以前買別人的鵝苗,一只成本30多元,現在我們自己育種孵化,不僅成本降低了,還能為全縣養殖戶提供鵝苗。”此外,管振興還投資200萬元引進了飼料加工生產線,將占用大量生產要素的產業鏈前端全面打通,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萬潤家庭農場已成為新蔡縣最大的白鵝散養基地。
在余店鎮大夏莊村大瓜三花鵝養殖場,負責人鄭保山介紹,養殖場養殖了3萬只三花鵝,利用“生態循環農業”模式養殖,產值能達到200萬元。
在白鵝養殖的實踐中,新蔡縣積極探索“林禽一體化”“生態循環農業”等生態高效農業模式,依托果蔬種植基地,實現在林果下種草、草地上養鵝、鵝吃青草、鵝糞壯林,不僅填補了果林生產的空檔期,還能有效減少果林蟲害,利于果樹生長,并形成了一套自然生態循環種植養殖體系,產業鏈條更加延伸。
新蔡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程秀法介紹,“林禽一體化”養殖模式為白鵝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境,使鵝肉的營養物質更豐富,解決了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用地和飼草供應不穩定和成本高問題,并且在資源循環利用中實現了草綠、鵝肥、林茂,為深度推進種養結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探索。
眼下,肉質優良的新蔡白鵝已經成為新蔡縣的一張名片,深受廣東、安徽等地市場的歡迎,全產業鏈產值超10億元。同時,新蔡縣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了以萬潤家庭農場、桂柳牧業公司為“龍頭”和“鏈主”的高效白鵝養殖產業全鏈條,使白鵝養殖成為實現農民致富、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