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發布
摘要: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執行專家組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懷穎在發布會上說,三星堆和二里頭遺址是公眾相對比較關心的遺址。三星堆遺址是地方性的,二里頭則是王朝階段的都邑性遺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發布
二里頭是王朝階段都邑性遺址
古國時代的第三階段大約為距今4300—3800年前后,中原和北方地區后來居上,形成了一個以中原為中心的歷史趨勢,奠定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基礎。
本報訊(記者 張體義)12月9日,國家文物局在京發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從距今約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進入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距今3800年以后,進入王朝時代。專家認為,偃師二里頭是王朝階段的都邑性遺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田野考古工作為基礎,以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多學科聯合攻關為支撐,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2020年探源工程第五階段實施以來,進一步擴大了研究的時空范圍。
項目研究認為,大約從距今約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相繼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分化,進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可將從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劃分為古國時代和王朝時代兩個時代,其中古國時代可進一步細分為三個小階段。
古國時代的第三階段,大約為距今4300—3800年前后。長江中下游地區社會發展陷入停滯,中原和北方地區后來居上,開始新一輪的文明化發展,進而形成了一個以中原為中心的歷史趨勢,奠定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基礎。
距今3800年以后,進入王朝時代。以二里頭遺址和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二里頭遺址中心區新發現多條道路和道路兩側的墻垣。這些道路和墻垣把二里頭都城分為多個方正、規整的網格區域,顯示當時的社會結構層次明顯、等級有序,暗示當時有成熟發達的統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頭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志。
研究發現,大約在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區手工業生產技術發生了質變。玉器方面,二里頭文化中心區域突然集中出現璋、鉞、刀等大型玉兵器以及優質閃石玉制成的柄形飾等禮器,同時延續數千年的綠松石工藝突變,與青銅組合出現新型禮器。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執行專家組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懷穎在發布會上說,三星堆和二里頭遺址是公眾相對比較關心的遺址。三星堆遺址是地方性的,二里頭則是王朝階段的都邑性遺址。二里頭遺址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是深化了網格形結構的城邑布局。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