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點 | 鼓嶺故事
摘要:在習近平安排下,她來到了丈夫生前念念不忘的鼓嶺,走進丈夫兒時居住的中國故園,還見到9位年屆90高齡的加德納兒時的玩伴,同他們一起暢談往事。加德納夫人激動地說,丈夫的遺愿終于實現了,美麗的鼓嶺和熱情的中國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納為什么那樣深深地眷戀著中國。
6月28日,習近平主席向“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致賀信。信中強調,“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國與國關系發展的根基在于兩國人民。希望大家把鼓嶺故事和鼓嶺情緣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讓中美人民友誼像鼓嶺上的千年柳杉一樣,茁壯成長,生生不息。
鼓嶺在哪里?有著怎樣的感人故事?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近郊的鼓嶺,風景優美,自近代以來一直是一處天然的避暑勝地。
上世紀初,美國人密爾頓·加德納隨父母來到中國,在鼓嶺度過了10年快樂的童年時光。1911年,加德納全家遷回美國,但他始終保持著中國的飲食習慣,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兒時的中國故園,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如愿。臨終前,他仍不斷念叨著“Kuling,Kuling”。
加德納夫人不知丈夫所說的“Kuling”在什么地方。為了實現丈夫的心愿,她多次到中國尋訪,但都由于不知鼓嶺的確切位置無果而返。后來,在一位中國留美學生的幫助下,加德納夫人終于弄清丈夫所眷念的故園是中國福州的鼓嶺。
1992年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從報紙上讀到這個催人淚下的故事,立即通過有關部門與加德納夫人取得聯系,邀請她訪問鼓嶺。
當年8月,加德納夫人終于抵達福州。在習近平安排下,她來到了丈夫生前念念不忘的鼓嶺,走進丈夫兒時居住的中國故園,還見到9位年屆90高齡的加德納兒時的玩伴,同他們一起暢談往事。
加德納夫人激動地說,丈夫的遺愿終于實現了,美麗的鼓嶺和熱情的中國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納為什么那樣深深地眷戀著中國。
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時,在美國友好團體舉行的歡迎午宴上講述鼓嶺故事,引發兩國各界強烈反響。從此,鼓嶺故事在中美兩國民間流傳開來。
記者:馮歆然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每一位婦女都是時代的書寫人、追夢的奮斗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推動新時代婦女事業發展和婦聯工作紀實
-
書寫美美與共的時代新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系列述評之四
-
青春華章丨26年前的一場臺風 堅定習近平治水決心
-
第一觀察|總書記激勵巾幗之花綻放新時代
-
特稿|為促進全球性別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注入新動力——國際社會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出席全球婦女峰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出版發行
-
時政微觀察丨樹立全球婦女事業發展新的里程碑
-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出版發行
-
鞏固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系列述評之三
-
“石榴籽”的比喻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