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社區關閉,海量數據和內容怎么處理?
摘要:如同BBS作為技術節點孕育了之后的互聯網產品一樣,彼時的天涯社區,也生長出無數在這之后影響力巨大的大V、網紅以及商業模式,因此天涯社區的數據已經有了公共價值。作為網絡時代最初的流量平臺,天涯社區傳出“清空服務器”的傳聞,讓我們頓覺互聯網時代數字產權之輕:既容易獲得,又容易失去;
因為跟不上潮流,曾經火爆的天涯社區出現了轉型困難、經營不善等問題,被迫在近期以“技術維護”為名關閉了論壇。隨后有消息傳出,因為天涯公司付不出每月10萬元的月租費,網絡運營商將有可能把服務器里的數據清空。
唏噓、感慨的情緒在初代網民中間彌漫開來。生意場上你來我往,有開張就有關門,這本來是常態。但是,網站數據資產的處理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尤其是天涯社區這樣的網站,一清了之,恐怕并不是最好的退出方式。
表面上看,清空是理所應當的。在傳統經濟模式下,公司清盤,所有的一切,包括辦公家具、廠房車間、生產資料等等,都將作為公司資產而被清空。網站的數據服務器屬于生產資料,無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公司自有的,另一種是向運營商或者服務商租的。如果是自己的,這種服務器只能作為二手設備賣掉,如果年代久遠,可能只能作為廢品回收賣掉。如果是租借的云空間,那么運營商或者服務商就需要將數據刪除,騰出空間來為其他客戶服務。
但是,在信息時代,數據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資產,其價值已經遠遠大過那些是由硬盤、CPU、帶寬等組成的硬件設備。尤其是成立于1999年的天涯社區,曾經是互聯網進入中國后最為火爆的在線論壇,曾經活躍著龐大的用戶群體,制造了無數頂流話題,生產了龐大的原創內容。
這一切,都是以數字化的方式存在于網絡空間,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如果將其貿然清空,就意味著中國互聯網曾經有過的這段集體記憶,被徹底刪除。從技術和人文兩個維度,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從技術上看,當年的BBS,又叫“電子公告板系統”,是互聯網技術誕生之后最初的應用產品形態,它就像一個母體,一個“零號實驗體”,今天眼花繚亂的各種互聯網應用,都能在BBS中找到相對應的元素。
因此,BBS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傳播節點,具有里程碑意義。天涯社區作為 “化石級別”的互聯網論壇,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奇跡。研究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天涯作為BBS這一節點,保留下的數據就是歷史資料。
從人文角度來看,天涯社區的成立,幾乎是互聯網與中國最浪漫的一次邂逅。彼時,網吧和BBS的興起,給了大量年輕人從未有過的表達空間,他們思維活躍、視野開闊、見識不凡、精力旺盛,常常就一個話題進行反復深入的辯論、交流,精彩言論和經典作品層出不窮。如同BBS作為技術節點孕育了之后的互聯網產品一樣,彼時的天涯社區,也生長出無數在這之后影響力巨大的大V、網紅以及商業模式,因此天涯社區的數據已經有了公共價值。
從微觀角度來說,信息時代對個人權益造成的影響也很深遠。在“數字確權”的概念之下,網友的個人身份信息、個人在網絡平臺上生產的內容,都成為個人數字權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其一,個人身份信息屬于個人隱私,源自于人身權利,個人信息上網之后,就面臨信息保護的問題,作為儲存了大量網友信息的論壇,其服務器就成為個人隱私的黑盒,個體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到傷害,因此,這部分信息需要得到妥善處理。
其二,網友生產了大量的原創內容,這些作品以數字化方式存在于網絡上,作者對于其就產生了數字產權。這些作品當中,不乏優秀作品,其中一部分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鬼吹燈》《明朝那些事兒》等,也有許多可能等待發掘。即使沒有那么優秀,這些作品的產品屬于作者,也不能隨意處置。
科林伍德在《歷史的觀念》中指出,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必須研究人們在當時是怎么想的。作為網絡時代最初的流量平臺,天涯社區傳出“清空服務器”的傳聞,讓我們頓覺互聯網時代數字產權之輕:既容易獲得,又容易失去;既強大,而又極為脆弱;既方便使用,又容易遺忘。只需要拔出網線,拆掉硬盤,過往的一切可能都會煙消云散。
所以,為了讓更多人記住天涯,記住那個曾經激情澎湃、熱火朝天的BBS時代,希望即使要將服務器清空,也應該給這些內容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