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夯實夏糧豐產豐收基礎
摘要:加強先進農機研發推廣,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智慧農業,推進農業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比如加快更多“望天收”的低產田升級成“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廣泛應用物聯網系統、AI攝像頭、無人機、智慧農業系統等“黑科技”,引進保護性免耕技術等綠色農業技術等,在節省成本、精準作業...
吳燏函
當前,我市各地田間“雨水”已至,氣溫持續回升,苗情較往年明顯偏弱,進入春季田管的關鍵階段。我市各縣區農技人員現場指導服務,引導農戶因地制宜開展麥苗管護工作,并通過線上平臺對其進行農業技術培訓,全力保障夏糧豐產。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夏糧豐收了,全年經濟就托底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糧食豐收,從來都不能指望“天公作美”,從來都是靠想盡、用出千方百計。各地各部門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勠力同心共擔重任,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農民群眾要攻堅克難、辛勤勞動,為提升糧食穩定供應能力、確保夏糧豐收打牢基礎。
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們一方面要科學把握農業生產規律。面對冬小麥苗情偏弱,促弱轉壯任務繁重,因地因苗抓好春季田管,做好病蟲害防控和極端天氣應對防范。另一方面,要以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抓手,善用農業科技,為穩產增產保駕護航。加強先進農機研發推廣,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智慧農業,推進農業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比如加快更多“望天收”的低產田升級成“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廣泛應用物聯網系統、AI攝像頭、無人機、智慧農業系統等“黑科技”,引進保護性免耕技術等綠色農業技術等,在節省成本、精準作業的同時,實現農作物與土地在種中養、在養中種的良性循環。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因地因苗、因時因墑,做實、做細、做好田間管理,未雨綢繆做好各項工作,我們定能夠迎來豐收。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