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打底 美好上線
摘要:今年的豐收節以“慶農業豐收 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各地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化農村改革,堅持農業主線、農村主場、農民主體,務實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為農服務和慶祝活動,豐收節成了展示“三農”向好的“大平臺”、促進城鄉消...
□河南日報農村版評論員
當秋分的微風拂過希望的田野,當“村BA”的吶喊點燃鄉村的激情,當沸騰的鑼鼓喚醒千年的農耕記憶,當“豫農優品”豐收大集大幕拉開,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也如期而至。
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充分體現了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飽含著對億萬農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寄予殷切期待。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的豐收節以“慶農業豐收 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各地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化農村改革,堅持農業主線、農村主場、農民主體,務實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為農服務和慶祝活動,豐收節成了展示“三農”向好的“大平臺”、促進城鄉消費的“大賣場”、弘揚農耕文化的“主陣地”。
從科技賦能的田間地頭到文化浸潤的鄉村市集,從活力四射的賽事現場到產銷兩旺的交易平臺,河南正用智慧與汗水書寫著新時代的豐收答卷,描繪著城鄉居民的美好生活。
智慧為筆,繪就豐收新圖景。獲嘉縣建成的30萬畝智慧農田,通過云平臺實現“一個屏幕管萬畝”,節省70%人工成本的同時,讓畝產比傳統模式提高150斤以上。從豫東平原的智能溫室到豫西山區的氣象監測網絡,從良種培育的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科技特派員,河南用科技創新破解“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的時代命題,讓豐收的底氣更足、成色更亮。
融合為徑,拓寬共富新賽道。一場融入農趣農味的“村BA”賽事,是河南“賽會節”一體化模式的點睛之筆。賽場上,農民朋友們盡情揮灑汗水,展現出蓬勃的朝氣和團結協作的精神。40場籃球比賽、多場文化展演和展銷活動,實現了城鄉資源的精準對接。紅亭驛民俗文化村的展銷會簽約不斷,寺河山蘋果小鎮的游客絡繹不絕,“體育+農業+文旅”的融合效應持續釋放,讓豐收的紅利流向千家萬戶。
以文化為脈,傳承農耕文明根。在豐收節大舞臺上,非遺展演如靈寶剪紙、老子傳說等,讓農耕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這些古老的文化遺產與現代的慶祝形式相結合,展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農耕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農業豐收打底,美好生活上線。看吶——一堂堂“豐收課”寓教于樂,一場場“豐收集”人氣爆滿,一次次“豐收游”別具一格,一個個“豐收村”特色鮮明……當豐收的底色越來越厚重,美好生活的圖景就會越來越清晰——這是河南對“豐收節”的生動詮釋。
豐收的故事還在繼續,耕耘的步伐不會停歇。讓我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同心同德、埋頭苦干,聚焦“兩高四著力”,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責編:路天暢|審核:劉婷婷|監審:李曉輝
監制:欒姍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