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數字賦能河南智造“出圈”
摘要:二十七所利用自身技術,建立衛星、無人機和地面觀測站相結合的“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對農作物進行大范圍、全天候監測和管理,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

2月20日,位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河南省華銳光電產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上忙碌。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錚 攝
“項目采用數字孿生、空天遙感、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先進技術,實現生態環境信息的自動感知,形成集生態環境監測、評價、預警、監管和決策于一體的黃河智慧生態體系。”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逯彥萃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 浩
“傳感器在前方偵查農田的墑情、溫度、肥情,后臺的專家系統實時分析,自動開始澆水、施肥……”2月20日,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以下簡稱“二十七所”)的試驗田內,智能水肥一體化監測系統展示出神奇的魔力。
而這樣的智能設備,已經在鶴壁、長葛的高標準農田中廣泛應用。“節水、節能,提高產量,咱們利用數字技術,讓糧食大省的飯碗端得更加牢穩了!”二十七所工作人員李秀紅說,這個“明星設備”在四川、山東等地也很受歡迎。
二十七所利用自身技術,建立衛星、無人機和地面觀測站相結合的“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對農作物進行大范圍、全天候監測和管理,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打開手機、電腦就巡田,APP上的各類數據實時匯總、分析,一鍵即可完成農田管理。”二十七所工作人員吳蘇說。
而科技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場景,在我省已隨處可見。
奔騰不息、千變萬化的黃河也能“裝進”電腦里。在大屏幕上,工作人員點擊“鄭州花園口”,黃河鄭州段的情景便一覽無余。項目采用數字孿生、空天遙感、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先進技術,實現生態環境信息的自動感知,形成集生態環境監測、評價、預警、監管和決策于一體的黃河智慧生態體系。
“黃河有了數字身份,通過監控,我們能清楚掌握黃河鄭州段的水流、綠化情況。經數據對比,黃河濕地的面積在逐年增加。”二十七所所長周彬說,“未來,黃河將會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全新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
科技賦能,讓二十七所的產品頻頻出圈。據了解,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對接空間站過程中,二十七所的兩大“智造”,也就是載人飛船GNC分系統激光雷達、連續波高精度測量雷達,為順利對接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