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彎處的幸福
摘要: 我們總在不停地索取著而又在不經意間肆意地揮霍著他們給予的關心,挖空心思找各種借口,用“工作忙”敷衍著帶母親去檢查身體的承諾,用“總開會”敷衍著陪父親回趟老家的承諾,用“有應酬”敷衍著陪妻子逛逛商場的承諾,用“沒心情”敷衍著陪兒子打羽毛球的承諾。
□ 王賀鋒
有段年月,妻子的單位和我的單位是同一方向,都在城北,于是每天便能同路去上班。出城,過了橋,是一個三岔路口,妻子往西轉,我還往北。每天臨分開轉彎時,總能聽到妻子一句“騎車小心,慢點”。我回應的都是很不耐煩的“恩”或“知道了”。
一段時間,妻子請了病假,我獨自一個人上班。每每走到轉彎處,總是感覺少了點兒什么,心里空落落的。走過去回過頭再看看,才想起少了那句溫柔的“騎車小心,慢點。”
現在想來,人總是這樣的,當親人的關心和給予的幸福成了一種習慣,我們便變得不再經意、不懂珍惜了。
我們因為生活的瑣碎、追求的壓力使心中充滿太多抱怨和焦慮,忽略了親人的關心。當我們為了工作沒日沒夜加班時,時常忘記了母親的交代:“別累著,身體要緊。”當我們為了一點點兒蠅頭小利而鉤心斗角時,時常忘記了父親的叮囑:“別貪心,平安就好。”當我們為了兄弟感情而推杯換盞、爛醉如泥時,唯獨忘了妻子的嘮叨:“別貪杯,傷身。”
我們總在不停地索取著而又在不經意間肆意地揮霍著他們給予的關心,挖空心思找各種借口,用“工作忙”敷衍著帶母親去檢查身體的承諾,用“總開會”敷衍著陪父親回趟老家的承諾,用“有應酬”敷衍著陪妻子逛逛商場的承諾,用“沒心情”敷衍著陪兒子打羽毛球的承諾。
或許有一天,當這些關心忽然不在,我們才會意識到,那些不珍惜、不經意失去的,不是習慣,是幸福。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