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進校園 中華文脈永流傳
摘要:每一場表演結束后,藝術家們都會為孩子進行示范,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學習抖空竹的基本步法、身法以及基本動作等,讓同學們大膽嘗試抖空竹,在玩樂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智慧和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偉 李楊)轉、抖、拋、接……絕活一個接一個閃亮登場。空竹上下翻飛,時而左右旋轉,時而翩翩起舞。五顏六色的空竹在藝術家們嫻熟的耍弄下,如游龍,如彩虹,飛舞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線。精彩表演贏得孩子們陣陣歡呼和雷鳴般的掌聲。
11月1日至4日,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天中晚報社、市文化館、市老體協空竹專項委員會、驛城區老體協空竹專項委員會承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抖空竹”進校園系列活動,先后走進駐馬店實驗小學南、北校區,駐馬店市第十小學,駐馬店天中實驗小學,為同學們表演抖空竹。
合影留念。

興高采烈。
“小空竹,大乾坤。一聲高,一聲低,聲聲悅耳真好聽……”10多位市老體協空竹專項委員會的藝術家先后表演了“金雞上架”“蝴蝶展翅”“直上青云”……“哇,真精彩”“哇,太厲害了”“啊,竟然可以抖得這么高”……表演現場,孩子們一會兒目瞪口呆,一會兒拼命吶喊。藝術家的精彩表演讓大家目不暇接,現場氣氛十分熱烈。難得看到中國上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抖空竹表演,難怪孩子們如此激動、興奮。

爺爺表演得真棒,給您戴上紅領巾。

歡呼陣陣。

目瞪口呆。
每一場表演結束后,藝術家們都會為孩子進行示范,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學習抖空竹的基本步法、身法以及基本動作等,讓同學們大膽嘗試抖空竹,在玩樂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智慧和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親身體驗。

輾轉騰挪。

凌空飛揚。
據悉,抖空竹是我國獨有的民間運動項目,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飛鳳舞。

技藝嫻熟。
駐馬店實驗小學校長常東亮表示,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為載體,將抖空竹活動引入校園,讓孩子們現場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還增進了孩子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

現場指導。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