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齊上陣 決勝天中創奇功
摘要:全市認定扶貧產品3125個,建立消費扶貧專館59個、專區72個、專柜305個,累計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76.在這場前無古人的脫貧決戰中,我們不能忘記無數沖鋒在一線的黨員干部牢記使命,用汗水和生命演繹了一幕幕撼人心魄的扶貧故事;
駐馬店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
脫貧攻堅是實現我們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標志性指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的偉大號召,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脫貧,在天中大地上吹響了決戰脫貧攻堅的沖鋒號。
經過8年持續奮斗,新時代脫貧攻堅任務高質量如期完成,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號令萬鈞起征塵
建檔立卡之初,我市有上蔡縣、平輿縣、確山縣、新蔡縣4個國定貧困縣,汝南縣、正陽縣、泌陽縣3個省定貧困縣,驛城區、遂平縣、西平縣3個非貧困縣區,貧困村928個,貧困人口84萬人。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加之底子薄、財力弱,脫貧任務異常艱巨。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面對艱巨任務,市委、市政府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始終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實施脫貧攻堅行動,分年度制訂減貧方案,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堅持高位推動。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和頭等大事來抓,層層傳導壓力,逐級壓實責任,確保上級決策部署在駐馬店落地生根。市委、市政府先后47次召開綜合會議、專題會議、現場會議,研究部署全市脫貧攻堅工作,謀劃行業扶貧、產業扶貧、問題整改、檔卡規范、重度貧困殘疾人托養、健康扶貧等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帶頭深入基層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遍訪全市24個脫貧攻堅任務重的鄉鎮,開展各類暗訪調研200余次;其他市級領導干部多次深入縣、鄉、村、戶走訪調研,示范帶動全市各級干部投身脫貧攻堅。
明確方法路徑。攻堅克難,找對路徑方法就能闖關奪隘、贏得勝利。脫貧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戰,是必須打贏的關鍵之戰。市委、市政府堅持精準方略、問題導向,緊盯解困、增收、改善環境“三大主攻方向”,用好轉、扶、搬、保、救“五條途徑”,依靠政府力量、金融力量、社會力量“三大力量”,突出政策落實、產業發展、項目實施、就業增收、兜底保障“五個重點”,強化組織領導、責任落實、紀律作風“三個保證”,走出了一條獨具駐馬店特色的脫貧之路。
強化攻堅舉措。硬任務就要有硬杠杠。脫貧攻堅戰涉及的指標多、任務多、對象多,必須要以硬舉措、組合拳啃下硬骨頭、打贏攻堅戰。圍繞脫貧減貧目標任務,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精準識別、精準退出、精準幫扶三大關鍵重點,突出政策引領,制定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意見》《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加快產業發展促進穩定脫貧三年行動方案》《14個脫貧攻堅專項指揮部工作方案》等綱領性文件。認真落實教育、醫療、住房等各項幫扶政策,做好特殊貧困群體兜底保障,切實解決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統籌謀劃,積極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消費扶貧、健康扶貧等重點工作,促進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完善責任體系。市委、市政府始終按照中央要求,堅持市縣抓落實、鄉村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強化各級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責任,市、縣、鄉、村四級書記一起抓,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構建了市縣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鄉村基層責任、行業部門責任、幫扶單位責任、督查巡查責任“五大責任”體系,組建了14個脫貧攻堅重大專項工作指揮部,進一步構筑完善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不畏關山千里路,冰心一片付征鞍。全市以一次接一次的攻堅戰,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一次接一次的勝利,閃爍著駐馬店經驗的璀璨光芒。
決勝天中唱大風
以黨建為引領,堅持目標標準,堅持精準方略,扎實推進脫貧攻堅重點工作。
聚焦“扶持誰”,開展精準管理和精準幫扶。建檔立卡以來,動員全市近24萬名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實地走訪,摸清農村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脫貧需求等情況,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工作法,精準識別84萬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進行信息化、精準化動態管理,剔除識別不準人口,補錄新識別貧困人口。同時,逐村逐戶分析致貧原因,細化幫扶措施,并有針對性采取產業就業帶動增收、教育醫療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進行扶持,真正做到了因戶、因人精準施策。
聚焦“誰來扶”,選優配強駐村幫扶干部。2013年以來,全市累計派駐駐村工作隊2402個工作隊員7014人,選派第一書記2328人,全年在崗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在落實扶貧政策、建強基層組織、為民辦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徹底打通了精準扶貧“最后一公里”。為提升扶貧干部工作能力,2018年開始,市級組織各類扶貧干部培訓班270期,累計培訓115759人次,切實解決了部分扶貧干部想干不會干的問題。
聚焦“怎么扶”,把精準扶貧舉措落到實處。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分類施策要求,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把精準扶貧舉措落到實處。實施產業扶貧。“解困、增收、改善環境”,產業支撐是根本。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牛鼻子”,積極探索、推行產業扶貧的10種模式,重點推進15項產業脫貧工程,形成了“縣有地方特色、鄉有主導產業、戶有脫貧項目、人有增收技能、業有主體帶動、管有風險防控”的產業扶貧格局。全市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3.63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557個,培育省、市級扶貧龍頭企業132家,發展扶貧車間549個,帶動16.6萬戶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戶均增收1800元以上。實施就業扶貧。積極拓展就業渠道、用足用好以工代賑等政策措施,及時幫助無法外出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因地制宜探索開發益貧崗、弱勞動力崗等扶貧公益性崗位,設置護林員、護路員、保潔員等扶貧崗位92393個,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轉移就業31.33萬人,有效滿足貧困勞動力務工需求。把技能培訓與就業相結合,開展培訓19.3萬人次,提升了貧困群眾就業能力。實施兜底保障。針對貧困老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貧困群體,加強綜合性社會兜底保障體系建設,及時研究出臺專門政策措施,通過低保、特困救助、基本養老、扶貧助殘、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等途徑為特殊貧困群體提供兜底保障。2016年以來,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24.3億元,農村特困資金10.8億元,為特殊貧困群體織密織牢兜底保障網。實施易地搬遷扶貧。堅持全面精準、應搬盡搬原則,精準識別易地扶貧搬遷對象1679戶5690人,建成1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加強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做好后續扶持工作,實現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實施健康扶貧。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項制度保障范圍,開通貧困戶綠色通道,預留專用病房,累計救治貧困患者26178人,救治率達100%。實施教育扶貧。累計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56.87萬人次,發放補助資金3.12億元,實現應助盡助。積極推進農村薄弱學校改造項目,改善校舍條件,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貧困鄉村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打破貧困代際傳遞。實施危房改造。將農村危房改造列為全市重點民生工程,全力推進貧困戶、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累計對46729戶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實施水利扶貧。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1億元,建成工程989處,受益農村人口309萬人,切實解決了群眾吃水難問題。實施交通扶貧。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投資96.9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0324公里,實現自然村通達率100%,貧困村通客車率100%,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實施電力扶貧。對928個貧困村實施電網升級改造,累計投入資金64.1億元,著力解決現役電網局部過載和“卡脖子”“低電壓”等突出問題,群眾用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建成并網發電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1127個,總裝機容量33.67萬千瓦,惠及貧困戶6.47萬戶。實施金融扶貧。加強和改進扶貧小額信貸管理,累計建設10個縣級金融扶貧服務中心、188個鄉鎮金融扶貧服務站、2717個村金融扶貧服務部,累計為4萬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1.8億元。實施電商扶貧。構建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培育電商致富帶頭人269人,對有能力、有意愿適合電商培訓的19661名貧困群眾進行免費培訓。發揮農產品銷售帶動作用,組織產銷對接活動43場次,線上線下成交額達到7.44億元。
聚焦“如何退”,嚴格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嚴格按照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退出的標準和程序,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和關鍵環節,規范工作程序,走實每個步驟,穩扎穩打,把貧困退出各項工作做實做細。2017年實現國定貧困縣新蔡縣摘帽,9.19萬貧困人口脫貧;2018年實現省定貧困縣泌陽縣、汝南縣、正陽縣摘帽,243個貧困村退出,11.25萬貧困人口脫貧;2019年實現國定貧困縣平輿縣、確山縣、上蔡縣摘帽,73個貧困村退出,9.02萬貧困人口脫貧;2020年實現剩余2.59萬貧困群眾全部脫貧。至此,全市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徹底消除絕對貧困。
聚焦“如何穩”,構筑防止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堅持把防止返貧擺在重要位置,對2014年以來的脫貧村和脫貧戶,逐村逐戶核實脫貧成效,確保脫貧成果的可持續。特別是加強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的識別和幫扶,共排查出“兩類人群”10206戶34179人,根據每戶實際情況,精準施策,建立長效防返貧機制,做到了動態幫扶監測,實現“應扶盡扶”。
聚焦重點難點,創新攻堅舉措。針對因病因殘這一致貧返貧現象和農村貧困老人戶無人贍養致貧等問題,全市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力主創新,著力集中托養,解決重度殘疾人脫貧難題。著力互聯網+,解決貧困群眾醫療救助難題。著力扶貧保險,解決貧困群眾意外風險難題。著力集中安置,解決特困人員救助保障難題。著力遺贈扶養,解決五保老人日常扶養難題。著力智志雙扶,解決貧困群眾動力不足難題。創造出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互聯網+分級診療+簽約醫生服務”健康扶貧模式、“孝善文化+”助推脫貧攻堅模式等特色經驗和脫貧減貧模式,在我市攻堅克難的脫貧攻堅戰場上綻放異彩。
聚焦合力攻堅,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注重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統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調動社會組織、企業、熱心群眾的積極性,教育、交通、衛計、水利、電力等部門全力實施專項脫貧方案,工商聯、婦聯等開展“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巧媳婦”工程,明確34名市級領導聯系、分包縣區,30家綜合實力較強的街道辦事處結對幫扶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貧困鄉鎮,132家市直單位結對幫扶貧困村,6.6萬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形成了多點發力、各方出力、共同給力的大扶貧格局。
聚焦資金支持,堅持加大投入。把強化資金支持作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保障,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金融資金的聚合和放大作用、社會投資的助力和促進作用,加大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力度,推廣復制盧氏金融扶貧模式,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方位的資金投入機制,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02.75億元,對接各類扶貧項目32001個,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提供了堅強保障。
聚焦問題整改,嚴格督導考核。實行最嚴格的督查巡查和考核評估,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持續加強督查力量,市、縣兩級成立86個督查巡查組,以暗訪為主開展督查巡查,隨時發現問題、隨時約談、隨時整改,不斷提升督查質量。脫貧攻堅以來,開展黨委和政府脫貧工作成效考核、重點工作暗訪調研等各類調研督導59次,真正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整改不徹底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實現以督查巡查高質量推動脫貧攻堅高質量。
聚焦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緊緊圍繞“激發內生動力,提高發展能力”總要求,進一步發揮宣傳引領作用。成立特色宣講團,用身邊人講身邊事,使理論宣講更加接地氣、冒熱氣、有朝氣。2018年以來,開展黨的創新理論萬場宣講進基層、“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百姓宣講和“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主題宣講5000余場次,積極宣傳推廣我市脫貧攻堅探索的經驗做法、涌現的先進典型,中央媒體累計報道我市脫貧攻堅5373次,省級媒體報道16148次。市委、市政府對299個先進集體、783名個人和200名脫貧致富標兵進行表彰,提拔重用基層扶貧干部2195人,進一步凝聚了人心,匯聚了力量,營造了全市上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濃厚氛圍。
聚焦作風建設,確保攻堅實效。圍繞脫貧攻堅作風建設,緊盯脫貧攻堅領域違反政策規定、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采取提級巡察、交叉巡察、上下聯動的方式,對10個縣區所屬41個鄉鎮開展脫貧攻堅領域專項巡察,走訪群眾1.5萬余戶,個別談話3035人。同時,將群眾服務熱線、舉報郵箱、信訪受理平臺等向社會公布,加大扶貧信訪問題辦理力度,落實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協調聯動機制,加強扶貧資金審計,強化各方監督作用,切實解決扶貧領域腐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
聚焦疫情影響,采取有力措施。面對疫情,及時研究制定針對性措施,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探索創新“摸清務工就業需求、強化就業信息服務、有序組織勞務輸出、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四項措施,推動疫情防控期間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31.33萬人,超過常年務工人數;積極推動帶貧企業復工復產,全面落實稅收減免、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幫助帶貧企業平穩度過疫期,實現110家扶貧龍頭企業、549個扶貧車間全部復工;大力推進消費扶貧,著力幫助貧困地區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全市認定扶貧產品3125個,建立消費扶貧專館59個、專區72個、專柜305個,累計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76.51億元。
戰果芳香歌盛世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駐馬店人民以背水一戰的脫貧攻堅壯舉,實現脫貧任務的絕地而生,為“十三五”完美收官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全市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84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脫貧攻堅使貧困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貧困人口全部實現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有保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3179元增加到2020年的13078元,增幅達到311.36%,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轉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脫貧攻堅使貧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改善。貧困鄉村群眾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3.4%,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3%,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2%,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4%,實現了貧困戶無害化衛生廁所愿改盡改。928個貧困村鋪上了柏油路,吃上了干凈水,用上了4G網,路寬了、水清了、燈亮了、庭院凈了、村莊美了,昔日落后的貧窮鄉村披了新裝、變了模樣。
脫貧攻堅使貧困鄉村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貧困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實現動態清零,貧困人口受教育機會和教育水平持續提高。貧困群眾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慢性病不出縣,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6.26%,小病拖、大病扛現象和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明顯改善。低保、特困救助、基本養老、扶貧助殘、社會保險等綜合保障體系逐步健全,全市農村低保標準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296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260元,增幅44%,全市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集中供養4000元、分散供養3000元提高到統一每人每年5538元,增幅達到38%、84.6%,充分發揮了兜底保障作用。
脫貧攻堅使貧困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通過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思想少了,不愿苦熬、寧愿苦干變為自覺,貧困群眾心里熱起來、雙手動起來,不拖后腿、我要脫貧的信心更足了,加快發展、共奔小康的決心更大了,原來沉睡的鄉村人氣旺了起來、出路多了起來、發展快了起來,展現出勃勃生機和美好前景。
脫貧攻堅使貧困鄉村經濟社會加快發展。通過脫貧攻堅,引導人才、資金、技術、產業向貧困鄉村流動傾斜,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新業態蓬勃發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地區生產總值持續保持較快增長,貧困群眾年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同期全市平均水平。支農惠農力度不斷加大,城鄉差距越來越小,農業正在成為令人向往的產業,農村正在成為大有作為的天地。
脫貧攻堅使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加鞏固。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和一線扶貧工作人員,用一個個幫扶的實際行動,一戶戶脫貧的實際效果,為老百姓干實事、解難題,干部作風持續轉變,基層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更加鞏固。
脫貧攻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累了經驗。通過脫貧攻堅,孕育出“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探索了建檔立卡、精準施策、選派駐村干部、績效考核等鄉村治理的成功方式和有效途徑,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累了寶貴經驗,提供了啟示、拓寬了路子。
青山依舊在,景色日日新。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不僅取得輝煌戰果,同時為全省全國脫貧攻堅提供“駐馬店經驗”,貢獻了“駐馬店力量”。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駐馬店模式)獲得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寫入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全國殘疾人聯合會章程,在第二屆“進博會”上向全世界展示,入選“全球減貧案例”;“互聯網+分級診療+簽約醫生服務”健康扶貧模式,成為全國三個地級應用試點市之一,獲得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入選全球減貧案例。在近三年的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我市連續位居第一方陣先進位次。此外,中共駐馬店市委、駐馬店市殘疾人聯合會、正陽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泌陽縣扶貧辦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中共駐馬店市委也成為全國15個榮獲此獎項的省轄市之一;邵奉公、劉世杰等6人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上蔡縣、平輿縣、張全收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王林昶、原玉榮等17人獲得河南省脫貧攻堅獎,這一大批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涌現出的英模,彰顯著這方英雄土地的頑強和堅韌。
在這場前無古人的脫貧決戰中,我們不能忘記無數沖鋒在一線的黨員干部牢記使命,用汗水和生命演繹了一幕幕撼人心魄的扶貧故事;我們不能忘記,無數因故身陷困頓的家庭不負眾望,用辛勞和勤奮唱響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脫貧贊歌;我們不能忘記,無數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用無私和大愛譜寫了一篇篇助力脫貧的美妙華章。
這場持續8年的“大決戰”之所以能取得決定性勝利,經驗告訴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凝聚攻堅合力;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實施精準施策;必須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發展活力;必須嚴格督查考評,推動工作提質增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當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將積極響應黨中央的偉大號召,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寬闊的視野,更加務實的作風,向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駐馬店,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鏗鏘前行,濃墨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錦繡畫卷,奮力譜寫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壯美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