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工開拓市場 用技術創造效益
以加工開拓市場 用技術創造效益
石新宇
西平縣焦莊鄉高廟村大面積種植高糖、高淀粉紅薯,加工紅薯粉條、紅薯燜子等傳統產品,開發紅薯葉莖梗、速凍紅薯等系列產品,并注冊品牌,產品遠銷廣州、青島、西安、蘭州等地,走出了一條別具特色的致富之路。
紅薯是十分常見的農產品,困難時期曾是農民的主要口糧、救命糧,“吃紅薯”一度成為生活清苦的代稱。如今物產豐富,紅薯作為糧食的地位降低,又因價格不高,很多農民不愿意種植。高廟村農民卻通過技術加工讓普普通通的紅薯身價倍增,創造出“母雞變鳳凰”的傳奇,值得我市廣大農民借鑒。
我市是農業大市,種地是農民主業。誰都知道,由于人均耕地、菜地較少,農民僅靠種地和銷售初始農產品只能“有吃的”,很難“有花的”。如何做到既“有吃的”又“有花的”?增加農民人均耕地、菜地的占有量是不現實的,增加農產品的含金量倒是可行的。如何增加農產品的含金量?那就是對農產品進行技術加工,使初始農產品變為終端農產品,讓農民不再銷售經濟效益低的初始農產品,而是直接銷售經濟效益高的終端農產品。說這方面可行,因為我市是重要的農產品產地,還因為農產品加工的技術不難掌握。汝南縣三門閘街道辦事處盛產蔬菜,蘿卜最便宜時幾分錢一斤,如果做成酸辣蘿卜條,一瓶頂多用三兩蘿卜,卻能賣七八元。還有香菇醬,泌陽縣是香菇之鄉,一斤鮮香菇最多十幾元,若做成香菇醬,一瓶用不了二兩鮮香菇,就能賣十幾元。這不是點石成金嗎?到超市看看,酸辣蘿卜條和香菇醬很受歡迎,但遺憾的是,外地產的居多,很難看到我市廠家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加工,我市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潛力可挖。
事實上,以加工開拓市場,用技術創造效益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農民適應形勢變化、跟上時代步伐的重要途徑。農民不僅要具備種地種菜的本領,還要掌握加工農產品的技術,更要鍛煉闖蕩市場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責任編輯:何依帆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