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土地托管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摘要:一是加大對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等土地托管主體的扶持力度,涉農項目優先在土地托管地塊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向土地托管主體傾斜,各級財政在支農資金中設立融資專項補貼資金,適當補貼土地托管合作社貸款和擔保費用,支持土地托管主體承擔涉農項目、開展農技推廣服務。
李安寧
土地是鄉村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土地托管”指部分不愿耕種或無能力耕種者把土地托給供銷社等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戶,由其代為耕種管理的做法。通過土地集中連片托管,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與專業化生產,進而大幅減少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探索。
一、我市土地托管模式實踐——正陽縣紅旗合作社“三合一”土地托管模式
正陽縣紅旗合作社采取總社+村級分社+社員的“三合一”方式運營,總社統一提供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負責耕、種、收、病蟲害防治等農業生產服務及技術指導。村級分社依托村黨支部,負責動員組織村民入社、組織人員包片管理服務等工作。2015年以來,該合作社共托管土地(包括全托、半托,作物為小麥和花生)37萬多畝,土地托管服務成效初顯。這不僅促進了農業生產節本增效,推進農業向規模化、優質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而且把大量勞動力從農業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實現產業人口轉移,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農業經營隊伍和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我市土地托管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第一,自然資源問題。我市土地類型復雜多樣,東部為廣闊平原,交通便利,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較好,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相對比較容易;西部為淺山丘陵,地形復雜,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難度大、成本高,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集中連片程度低、農業機械化率不高。區域間自然資源的稟賦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土地托管服務的推行。
第二,發展瓶頸問題。一是缺乏資金。目前土地托管主體多為合作社和種糧大戶,自有資本較少、社會融資能力較弱,拓展服務力不從心。隨著托管規模擴大,購買大型農機具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但由于缺少抵押物,托管主體較難獲取貸款。二是缺乏人才和技術。受就業環境、工作強度等影響,土地托管主體難形成穩定的專業技術隊伍。同時,農技部門有效服務不足,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普及應用步伐較慢。
第三,風險防控問題。農業生產周期長、環節多、過程復雜,遇到干旱等情況,容易造成農作物減產甚至絕產,農民土地收益和托管主體服務收益都難以保障,迫切需要涉農保險提供支持。
三、我市土地托管服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第一,強化對土地托管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對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等土地托管主體的扶持力度,涉農項目優先在土地托管地塊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向土地托管主體傾斜,各級財政在支農資金中設立融資專項補貼資金,適當補貼土地托管合作社貸款和擔保費用,支持土地托管主體承擔涉農項目、開展農技推廣服務。二是支持土地托管企業以廠房、生產大棚等產權抵押貸款,允許以生產訂單、農業保單等合理融資。加大對涉農保險的政策制定和資金扶持傾斜力度,保障保險公司合理收益,調動其開展“土地托管”保險業務的積極性。三是統籌部門資源,集聚各方力量統籌推進土地集中連片托管,助推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第二,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府相關部門根據農業生產經營習慣,就規范土地托管關系進行地方性立法,對土地托管程序、托管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確定,促進土地托管規范化。
第三,有效管控土地托管風險因素。積極探索在制度層面建立土地托管監督長效機制,明確土地托管中各方的權益責任,加強農村土地托管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加大對各方合法權益保護和違約責任追究力度。
(作者系市委黨校副教授)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