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駐馬店市中心醫院骨三科主任醫師楊東輝
摘要:現為駐馬店市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創傷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骨科學會創傷學組委員、河南省整形外科學會常務委員、河南省骨盆與髖臼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創傷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用“工匠精神”鑄就醫者仁心
——記駐馬店市中心醫院骨三科主任醫師楊東輝

楊東輝(右)向學生講解專業知識。
□通訊員陳毅文/圖
有人說,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藝術品”,那么,醫生就是修復生命的“工匠”。細想的確如此:外科醫生像機電工和縫紉工,一條條神經血管像電線網絡系統,要接駁清楚,還要將傷口縫補好;耳鼻喉和內鏡室的醫生如同探察工,靠著鏡子深入腹地探個究竟;“120”的醫生就是搬運工,擔架就是他們搬運“生命”的工具;骨科醫生則像木匠,靠著“錘子、釘子、鋸子”行走天下。醫生與工匠,兩個不同的職業,卻有著相似之處。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市中心醫院骨三科主任醫師楊東輝就是這樣一位“工匠”。
從醫30年來,楊東輝牢記大醫精誠古訓,秉承杏林仁心情懷,用醫術與醫德挽救了一條條生命,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多次受到省、市及醫院的表彰。
精益求精臻完美 勇攀創傷骨科高峰
楊東輝,市中心醫院骨三科主任醫師、市創傷中心主任、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獲學士學位。1989年從事骨科工作至今。先后發表專業論文十余篇,2003被農工黨中央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光榮稱號、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駐馬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現為駐馬店市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創傷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骨科學會創傷學組委員、河南省整形外科學會常務委員、河南省骨盆與髖臼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創傷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楊東輝對骨科常見及疑難病的診斷及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脊柱、關節、創傷手術,尤其是對燒傷、燙傷后病人的整形手術,四肢關節先天及后天的畸形整形手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不做“到點醫生” 對待工作孜孜不倦
“做醫生不能做‘到點醫生’,哪怕是剛回到家中,只要患者一個電話,就要立刻起身趕往醫院,熱情地對待每一位患者,只有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才能稱得上是一名醫者。”楊華東說。
近些年來,在楊東輝的帶領下,該科開展了Mippo、Liss接骨技術、斷肢(指)再植、游離皮瓣移植、微創彈性髓內釘治療小兒長骨骨折、微創治療中青年患者股骨頸骨折gardenIII型的Buttre板等新技術、新項目,填補了我市在微創技術治療領域的空白。
醫者父母心 真誠待患者
楊東輝醫德高尚,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對于患者的紅包從來不會收受,實在推之不去,就交給護士長歸還病人,做到治病無悔,為群眾服務無悔。經他醫治的患者都深有感觸,發自內心地尊敬他、稱贊他。
“學而知不滿,做而知不足。”盡管在骨傷領域已有深厚的沉淀和積累,楊東輝仍然不斷學習和掌握骨科疾病治療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療法,了解骨科發展的新動態,積累新經驗。楊東輝表示,醫學領域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去探索,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掌握前沿技術,亦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疾病的出現,為醫治群眾疾病、減輕群眾痛苦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