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健康扶貧圓夢全面小康
伴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光輝歷程,近年來,平輿縣委、縣政府立足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創新推出“互聯網+分級診療”健康扶貧模式,為解決困難群眾因病因殘致貧返貧問題、加快新時代基層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交出了一份無愧于時代發展和人民期盼的精彩答卷。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殘聯、國家衛健委和省、市兩級黨委、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對平輿縣“互聯網+分級診療”健康扶貧模式均給予高度評價。
一
推進“互聯網+醫療”,讓老百姓少跑腿。這是一個以“三級體系、兩大中心、一個軟件、一張卡”為要素組合的線上醫療服務平臺。
“三級體系”即,以縣人民醫院“互聯網+分級診療”健康扶貧服務中心為龍頭,以另外3家縣級醫院和19家鄉級衛生院健康扶貧服務站為支點,以全縣224個村級衛生室健康扶貧服務點為網底,形成傳統醫療線上一體化服務體系。
“兩大中心”即,通過對接整合多部門扶貧數據信息,建立起全縣健康扶貧大數據中心;通過健全縣、鄉兩級生化、心電、影像檢驗中心,實現縣鄉檢查同質同步、互認共享。
“一個軟件”即,開發應用手機移動APP軟件,及時記錄、更新貧困患者病情變化、用藥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對三級簽約醫生會診、巡診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問效。
“一張卡”即,為貧困患者發放健康扶貧幫扶電子卡。通過刷卡就醫,電腦及手機APP可即時顯示個人信息,方便患者就醫結算和進行身份認定。
這一平臺的科學建立,暢通了優質醫療資源向下流動和落實分級診療渠道,方便了基層患者就近就醫,為各級醫療機構開展遠程會診和雙向轉診、康復指導、遠程培訓等活動,創造了良好條件。2017年以來,全縣貧困患者借助平臺,足不出鄉實現就醫會診1萬多人次。
二
開展健康扶貧,搭建平臺是基礎,用好平臺是關鍵。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平輿縣著眼于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的精準對接,通過健全完善各項工作機制,為健康扶貧注入了新鮮活力,一舉實現群眾來院就醫向醫生上門送醫的深刻轉變。
——組建服務團隊。成立了由332名縣級醫療技術專家組成的47個專家組、127名鄉級醫生組成的基層診療隊伍和708名村醫組成的線下服務團隊,從而形成一支穩定的健康扶貧隊伍。
——簽約服務到人。在對全縣貧困患者信息進行精準識別、逐人建立紙質、電子檔案臺賬的基礎上,縣、鄉、村三級醫生按病種、區域、家庭,與他們逐人簽訂“1+3”協議,讓每名貧困患者同時擁有三級3名醫生組成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各級簽約醫生共同負責為他們提供健康教育、康復咨詢、體檢訪視等服務和引導有序就醫。
——巡診服務到戶。村醫每月上門巡診一次,了解簽約對象用藥、康復情況,及時向鄉級簽約醫生反饋患者病情;鄉級醫生每兩個月按區域巡診一次,利用手機APP功能,記錄、更新患者康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通過分級診療平臺上傳疑難病案,由縣級專家進行在線指導或預約轉診;縣級專家分病種組成團隊每半年巡診一次。為方便三級簽約醫生開展巡診,為他們統一配備了巡診車、便攜式彩超、心電圖機等,并為貧困患者逐戶發放了健康保健小藥箱、免費提供了家庭常用藥品。
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開展巡診近百萬人次。上門巡診制度的落實,不僅保證了貧困群眾有病能醫,更增添了他們除病根、拔窮根、奔小康的新希望,群眾紛紛稱贊:當年的“白大褂”又回來了!
三
平輿縣“互聯網+分級診療”健康扶貧模式,既是一套內容豐富、完整縝密的一攬子計劃,更是一項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宏大工程。為確保健康扶貧不“踏空”、不“缺角”,平輿縣委、縣政府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措施,為健康扶貧提供了堅實保障。
——制定出臺以“四免、三提高、兩兜底、一補償”為基本內容的醫療救助政策體系,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大病(補充)保險、民政救助、精準扶貧醫療救助等政策,形成規范嚴密的“四重醫療保障網”。目前,縣內貧困患者住院治療報銷比例平均達到95%以上。
——開辟綠色通道。實行先診療、后付費。縣、鄉醫療機構均設立貧困患者導診臺、優先窗口和愛心病房,保證貧困群眾門診就醫、住院治療及院內各項結算報銷都能享受到優質服務。
——建立健康扶貧便民服務中心。整合部門資源,實行集中辦公,為貧困患者縣外就診提供“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簡化辦事程序和環節,讓群眾辦事只跑一趟。
——為重點解決重度殘疾人醫、養、護問題,建立了1個縣級集中托養管理中心、5個鄉級集中托養中心,實現了全縣重度殘疾人醫、養、護全覆蓋。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三年多來,平輿縣通過大力實施“互聯網+分級診療”健康扶貧模式,健康扶貧工作取得了群眾得實惠、醫生得提升、醫院得發展、政府得民心的良好效應和示范效果。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均大幅提升。(劉舸)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