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民健康素養 助力全民健康
摘要:《公民健康素養66條》第三條給了我們很好的介紹: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合稱健康的“四大基石”。通過科普宣傳《公民健康素養66條》,公民健康素養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助力全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陶寧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說:“慢性病對國家經濟是一場災難!”健康素養是近年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方面研究的一個新的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擺到重要地位和工作日程,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論斷,提出必須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樹立“大健康”理念,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因此,提高公民健康素養,有利于預防和控制慢性病,助力全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研究表明,健康素養的缺乏或不足將引發多種慢性病并發癥并使死亡率大大提高,而我國公民的健康素養整體水平僅為14.18%,其中,慢性病預防素養最低。因此,以提高公民健康素養為切入點,加強對慢性病的有效預防和控制,已是目前的緊迫任務。提高公民健康素養,就要讓公民了解健康素養的基本知識和理念,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掌握健康相關的基本技能。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標,是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那么,什么是健康?《公民健康素養66條》第一條告訴我們: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即健康須具備三個方面:1.健康的身體,即體格健壯,人體各器官功能良好、正常;2.健康的心理,即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并能夠他應對處理生活中的壓力、正常工作、對社會做出貢獻;3.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即通過自我調節保持個人與環境、社會即在人際交往中的均衡與協調。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的健康。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采取并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獲取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疾病貴在預防,而預防則需盡早,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對人生最好的投資。那么,如何才能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公民健康素養66條》第三條給了我們很好的介紹: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合稱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是健康的關鍵,即能夠提供全面、均衡營養的膳食,這就要求食物多樣,谷類為主,葷素搭配,粗細搭配,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適量運動,即運動者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場地、器材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使運動負荷不超過人體的承受能力,在運動后感覺舒服,不疲勞,不會造成過度疲勞或者氣喘。最好的運動是步行,每天堅持走6000步便能達到運動的目標。運動時的心率=170-年齡,且每周堅持運動3-5次效果較好。吸煙對人體的危害是遲發效應,也就是說往往二三十年后危害才顯現,但為時已晚,而飲酒則會增加高血壓、中風、某些癌癥的危險,因此,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應做到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是保證健康的最關鍵一條,比其他一切因素都重要。古人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因為心理健康的人抵抗力強,少得病,即使生病也會很快痊愈,由此可見心理平衡對于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性。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簡稱慢性病是一類慢性或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對于慢性病的預防應做到“五早”:早想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早達標。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慢性病的基石,服用藥物是慢性病指標達標的關鍵,兩者缺一不可。通過科普宣傳《公民健康素養66條》,公民健康素養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助力全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