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河道管理局精準扶貧助民富
摘要:本報訊 (通訊員 張慧清)去年以來,市河道管理局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總體要求,以開展結對幫扶暨建檔立卡復核工作為突破口,實施
本報訊 (通訊員 張慧清)去年以來,市河道管理局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總體要求,以開展結對幫扶暨建檔立卡復核工作為突破口,實施上蔡縣五龍鎮老李村貧困戶脫貧幫扶工作,采取“科室包組、干部包戶”的原則,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成立扶貧領導小組。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抽調專人負責,對接精準扶貧工作。局領導班子成員及中層干部25人分別結對40名扶貧對象,進行扶貧政策宣傳,落實幫扶內容,謀劃產業項目,建立貧困戶幫扶工作臺賬,明確幫扶工作措施。
詳細摸底復核貧困戶。該局對結對幫扶老李村進行詳細摸底調查,全面精準掌握幫扶村情、戶情,在原有貧困戶識別的基礎上,對貧困戶再核查、再識別,徹底摸清幫扶村貧困戶的底數,把確實需要扶持的貧困戶精準篩選出來。
多措并舉精準脫貧。該局通過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走訪,針對貧困群眾的脫貧需求、家庭條件和勞動力能力,實行差異化幫扶,弄明白貧困戶想做什么、需要什么,從而做好貧困群眾的思想引導工作,分戶制定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穩定增收措施,實現精準服務困難群眾。老李村現有貧困戶71戶207人,貧困發生率4.8%,2016年通過幫扶已經脫貧39戶139人,未脫貧32戶68人。根據貧困狀況和家庭勞動力情況,該局確定了“五種類型”的貧困戶名單,其中勞動力轉移20戶23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10戶38人,醫療救助10戶16人,低保兜底22戶45人,危房改造10戶18人。該局通過一年來的幫扶工作,讓貧困群眾自覺參與到精準扶貧中,樹立了貧困群眾脫貧的信心,將為貧困戶輸血與激活自身造血功能相結合,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實現早日脫貧致富。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脫貧。該局在深入掌握村情、扶貧對象情況的基礎上,探索采取“產業+基地+農戶”的模式,為幫扶村制定了以土地流轉為主導、發展蔬菜大棚種植、引進特色山羊養殖、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的脫貧規劃。結合老李村具有豐富的大棚種植經驗,大力發展溫室大棚種植。目前,老李村發展大棚種植600畝,通過與鵬宇集團簽訂蔬菜定點訂購協議,提升農戶種植技術水平。以惠龍種植合作社為依托,引入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和經營主體,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逐步建立扶持保障機制,確保產業持續發展。引進三木集團建設3000頭養羊項目,結合貧困戶到戶增收4000元養羊項目,對沒有養殖技術的貧困戶實行入股托管分紅的形式,每戶每年分紅1200元,連續分紅5年,可每年增加貧困戶的固定收入。引進涉農企業久久糧食產業聯合體流轉2200畝土地種植小麥、高粱,實行集約經營、規模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做好惠民實事,解決群眾困難。該局負責人多次帶隊走訪慰問老李村生活貧困的群眾和困難黨員,為每戶貧困戶送去一壺油和200元慰問金,并幫助貧困戶梁群柱、梁德立家翻修圍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